游走脾

外科 普外科 疾病百科

名称

游走脾

描述

脾脏脱离正常解剖位置而位于腹腔的其他部位者,称为脾脱垂或异位脾;脾脏既有脱垂又能复位,呈活动或游走状者,称为游走脾(floatingspleen)。此症甚为少见,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中年以上经产妇产后发病率较高,有文献报道女性发病率可高于男性13倍,儿童期也有发生。

预防

游走脾主要由于脾蒂过长,松弛所引起,积极治疗疟疾等原发病,防止引起继发病变。脾大也可导致该病,因此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脾脏病变,诱发该病。此外外伤导致脾脏及脾蒂受损等应尽早治疗,防止长期迁延不愈,引起并发病变引起游走脾。

病因

正常脾脏因有脾胃韧带,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以及脾膈韧带的支托维持和腹肌张力产生的腹内压,而维持在一定的解剖部位。如胚胎期背侧胃系膜发育存在缺陷,使得脾蒂变长,同时上述韧带发育异常而松弛,则支托能力大大减弱,使得脾脏在腹腔中移位。
由于脾脏原有病变(如慢性疟疾),也可能是因脾脏脱垂而脾蒂有扭转,充血的结果,游走脾可导致脾蒂扭转,脾大使韧带被牵拉变长,腹部创伤或妇女妊娠期内分泌改变致腹壁肌肉松弛,经产妇产后腹肌软弱无力等均是游走脾的诱发因素。
发病机制
游走脾较正常的脾脏大,这可能是由于脾脏原有病变,也可能是因脾脏脱垂而脾蒂有扭转,充血的结果,游走脾在早期常有较大的移动性,至晚期则可因周围组织的粘连而较固定,约20%的游走脾可导致脾蒂扭转,扭转的原因不一,脾脏的上极较大,当其向下移位时,上极容易向中线倾斜,往往为扭转的开始;而腹肌的收缩,肠襻的蠕动,体位的改变,以及外力的推移等,均可为促成扭转的因素,扭转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有很大不同,其产生的病变也随之各异:轻度扭转或仅有半圈(180°)扭转者,其结果多造成脾脏充血肿大,更甚者可有渗液,出血;扭转至2~3圈者,因脾蒂血运完全被阻,可致脾脏完全坏死,周围组织也可因渗出液的刺激而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膜炎,或者形成慢性的脾周围粘连,如仅有动脉阻塞,则可造成脾脏萎缩和纤维化。

症状

腹部肿块
休克
里急后重
腹痛
便秘
恶心
嗳气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001%

易感人群

女性比男性多3~13倍,以中年女性为多见。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脾破裂

治疗科室

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3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医学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
脾脏超声检查
肝、胆、脾CT检查
脾脏触诊
CT检查
腹部CT
脾显像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腹部透视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药物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