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痧

中医科 中医综合 疾病百科

名称

丹痧

描述

丹痧也称烂喉痧、疫疹,属温病范畴,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8岁小称,常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有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猩红热。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对丹痧患儿隔离治疗7日,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密切接触的易感人员,隔离观察7~12天。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的衣物及分泌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流行期间不去公共场所。患者所在场所及病室可用食醋熏蒸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疾病流行期间,对儿童集体场所经常进行消毒。易感儿童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中药煎剂,用于预防。
4.患者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注意补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大便通畅。注意皮肤与口腔的清洁卫生,可用淡盐水或一枝黄花煎汤含漱,1日2~3次。皮肤瘙痒不可抓挠,脱皮时不可强行撕扯,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病因

丹痧的发病原因,为感受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病之初起,痧毒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邪郁肌表,正邪相争,而见恶寒发热等肺卫表证。继而邪毒入里,蕴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通于胃,喉通于肺。肺胃之邪热蒸腾,上熏咽喉,而见咽喉糜烂、红肿疼痛,甚则热毒灼伤肌膜,导致咽喉溃烂白腐。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肺胃之邪毒循经外泄肌表,则肌肤透发痧疹,色红如丹。若邪毒重者,可进一步化火入里,传人气营,或内迫营血,此时痧疹密布,融合成片,其色泽紫暗或有瘀点,同时可见壮热烦渴,嗜睡萎靡等症。舌为心之苗,邪毒内灼,心火上炎,加之热耗阴津,可见舌光无苔、舌生红刺,状如杨梅,称为“杨梅舌”。若邪毒炽盛,内陷厥阴,闭阻心包,则神昏谵语;热极动风,则壮热痉厥。病至后期,邪毒虽去,阴津耗损,多表现肺胃阴伤诸证。 
此外,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恢复期,因邪毒炽盛,伤于心络,耗损气阴,可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脉结代证候。余邪热毒流窜筋络关节,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的痹证。余毒内归,损伤肺脾肾,导致三焦水道输化通调失职,水湿停积,外溢肌肤,则可见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症状

脱皮
淋巴结肿大
畏寒
脓性分泌物
瘙痒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4%-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痹证

治疗科室

中医科
中医综合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

6-12周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复方鱼腥草片
小儿麻甘颗粒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尿常规
便常规
皮疹
血常规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复方鱼腥草片
复方鱼腥草滴丸
莲芝消炎滴丸
金栀咽喉袋泡茶
小儿麻甘颗粒

药物详细信息

九连山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鸿博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叶开泰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云南永安制药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海力制药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伊顺药业莲芝消炎滴丸(莲芝消炎滴丸)
飞龙药业金栀咽喉袋泡茶(金栀咽喉袋泡茶)
太极绵阳制药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新峰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日田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楚雄云中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邦琪药业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慧宝源制药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惠丰药业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九连山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御金丹药业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江西天施康复方鱼腥草滴丸(复方鱼腥草滴丸)
金鼎制药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惠州中药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吉林福康药业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恒诚制药复方鱼腥草片(复方鱼腥草片)
巴中普瑞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
飞鸽药业小儿麻甘颗粒(小儿麻甘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