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

内科 疾病百科 神经内科

名称

神经梅毒

描述

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为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疾病,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梅毒两类。
本病主要由于不洁的性交导致感染,也可经黏膜及接触带病原体之血液而感染人体,临床常见的几种神经梅毒为:①无症状性神经梅毒;②脑膜神经梅毒;③血管神经梅毒;④脊髓痨;⑤麻痹性痴呆;⑥先天性神经梅毒。

预防

我国自解放以后,由于政府严禁嫖娼卖淫,并在某些地区实行普查及防治,至20世纪50年代末本病已基本杜绝,在欧美一些国家,也因早期诊治及青霉素等药物的应用,使神经梅毒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尤其是主质型梅毒明显减少,但近10余年来我国新的梅毒患者,特别是脑膜及血管梅毒患者有所增加,有的还伴随艾滋病出现,这必须通过大力宣传医学卫生知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使人们认识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性,甚至从某些制度上加以控制,才能对本病的发生从源头上加以防治。
1.早期梅毒强调及早治疗,正规治疗,尽量争取用青霉素方案治疗。
2.梅毒患者疗后充分随访,如非螺旋体血清试验滴度不下降,或在半年内下降少于2个梯度,尤其用非青霉素制剂治疗者,需作脑脊液检查。
3.有梅毒感染史的患者出现听力,颅神经,脑膜和视力损害者,均要考虑神经梅毒的诊断。
4.螺旋体血清试验阳性,持续出现不明原因精神或神经病变,需作有关神经梅毒检查或适当治疗。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梅毒系母体内的梅毒病原经胎盘传给胎儿所致,后天梅毒患者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给对方。
(二)发病机制
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后,历时1~3个月即可进入脑脊液并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1.无症状性神经梅毒(asymptomatic neurosyphilis)
脑部病理改变不详,由于本病患者不易获得尸解,但推测多数主要累及脑膜,另有少数可同时累及脑主质和血管。
2.脑膜神经梅毒(meningeal neurosyphilis)
病理改变:本病虽属脑膜炎症,但常同时存在轻度皮质的损害,肉眼可见软脑膜弥散性炎性反应,增厚或变混浊,在增厚的脑膜内或严重感染的脑膜上有时可见粟粒性树胶样肿(gum-ma),酷似粟粒性结核,但两者可借镜检相区别。
镜检脑膜的纤维组织,主要系淋巴细胞浸润,也可查见少量浆细胞,另在脑膜血管周围可有淋巴细胞浸润,限局在脑凸面的炎症改变,可在Virchow-Robin间隙周围有淋巴及浆细胞浸润。
限局在脑底部的脑膜炎症常使脑神经受损,可见动眼,滑车及面神经等呈现间质性炎性损害,脑底的渗出物堆积可堵塞脑脊液的循环,甚至堵塞第四脑室的正中孔或旁孔而导致脑积水的病理改变,脑室壁的室管膜层呈沙粒状或颗粒状,这是由于室管膜下星形细胞增生所致,在增厚的脑膜内如查见树胶样肿,镜下可见其中含有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浆细胞,其中心可有坏死组织,还可查见由网状组织而来的网蛋白(reticulin),借此可和结核结节相鉴别,因在结核结节的干酪样坏死组织中不含网蛋白,如果树胶样肿的直径大至数厘米时,可压迫邻近的神经组织,并根据其部位及大小,引起临床上出现不同的局灶性症候,在破坏的软脑膜处,有时可见脑皮质中纤维性星形细胞增生而伸入蛛网膜下隙,脑膜和脑的血管中,常见血管内膜炎及血管外层炎,有时导致脑软化。
梅毒性脑膜损害,如只局限在脊髓则称梅毒性脊蛛网膜炎,累及硬脊膜则称脊硬膜炎。
3.血管神经梅毒(vascular neurosyphilis) 病理改变:
血管神经梅毒主要累及脑部及脊髓的中,小动脉,出现梅毒性动脉内膜炎及相应区域脑及脊髓组织软化。
常见受损的动脉有大脑前动脉的分支回返动脉,该支主要供血尾状核头的前下部,邻近的壳核及内囊前肢,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也可受累,后者供血壳核,尾状核,内囊前肢的下余部分,内囊后支的背侧部及苍白球等处,椎动脉,基底动脉及脊髓前动脉均可累及。
病变可局限于一个动脉或某个动脉的一段,受损动脉的外膜增厚,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中层变薄,其内肌层及弹力纤维破坏,但有时弹力纤维仍可保持完好,内膜下纤维增生变厚使血管腔变窄,受累的动脉内有血栓形成,并呈机化及再通,有的动脉形成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较小的动脉可仅有内膜增生,仅使管腔狭窄而无炎性反应称Nissl-Alzheimer动脉炎,沿大血管壁的滋养血管周围可有炎性细胞浸润,由于梅毒性动脉炎发生的血管不同,故引起受损的神经组织位置不同,软化灶大小不一,并有时在脑内呈多数小梗死。
上述血管病变也可见于其他类型的神经梅毒,如脑膜血管梅毒和麻痹性痴呆等,如果梅毒性动脉炎侵犯脊髓前动脉或脊髓后动脉,可引起一个或几个脊髓节段有不同程度的软化,并和脊髓的侧支循环良好与否有关,软化区域均呈典型的梗死性病理改变,在极少数的病例中发生动脉瘤。
4.脊髓痨
本病病理变化为选择性的神经纤维束退行性变,且以腰,骶段及下胸段脊髓后根及后索为主,大体可见脊软膜尤其背侧者变厚,混浊,脊髓下段的神经后根变薄且扁平,背侧脊髓受累显著,后索变窄小且皱缩,扪之较正常者为硬,视神经若受累,可见其颅内段及视交叉变薄,并与其周围的软脑膜粘连。
显微镜检查在疾病初期,脊软膜首先有炎性改变并且增厚,主要为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并多局限在后根的软膜及后根袖内,在后根内有间质性神经炎性改变,根内的神经纤维变性,纤维间可有炎性细胞浸润,脊髓后索脱髓鞘,以薄束尤为显著,可见髓鞘崩解,神经纤维萎缩;晚期神经纤维消失,而有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其中也含部分结缔组织增殖,但无坏死及炎性反应,这些改变特别易于累及下胸段及腰骶段,有时也可侵及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及前角细胞发生变性,脊髓内其他传导束均不受累。
脑神经瘫痪者,其脑神经改变和脊髓后根者相同,一般以第Ⅲ,Ⅳ,Ⅷ脑神经较易累及,有视神经炎者,在视神经和视交叉的神经纤维髓鞘脱失,炎性浸润主要在其外周部位,蛛网膜和视神经紧密粘连呈视神经视交叉蛛网膜炎的改变。
极少数病例以累及颈段脊髓及其后根为主,称颈脊髓痨(tabes dorsalis),本病选择性累及脊髓后根及后索变性的发病机制也未阐明,一般认为是一种中毒变性病变,同时伴以反应性炎性改变,至于本病和免疫学的关系,尚在研究中。
5.麻痹性痴呆
病理改变以大脑皮质为主,大体观察可见脑膜变混浊,增厚,可与其下的脑皮质及其外的颅骨相粘连,脑体积缩小,脑回变窄,脑沟加宽,脑沟中有较多的液体,这在前额叶最为显著,其次易受损者为颞叶,大脑切面可能两侧脑室扩大,脑室系统室管膜壁上常呈颗粒状反应,系由颗粒性室管膜炎所致。
显微镜检查:尤其在额叶前部及颞叶,沿Virchow-Robin间隙的血管周围及脑膜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吞噬细胞,炎性变化程度多依疾病的时期和感染程度而异,在皮质中的血管,其外膜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内膜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其内有时可找到梅毒螺旋体,脑皮质中的神经细胞弥散性变性及脱失,并有反应性星形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在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处可形成胶质结节,在脑质内小血管周围常见铁质沉着。
在经过治疗的病例,对镜下所见有些影响,其炎性反应减少,甚至找不到炎性改变,脑膜也无增生,只能见到脑皮质中神经细胞脱失和反应性胶质增生。
6.先天性神经梅毒
多死产,妊娠早期感染者可导致脑积水及脑发育畸形而难以生存,出生后早期可有脑膜血管感染,青少年慢性发展者可呈麻痹性痴呆及脊髓痨型病变,其病理改变和成人者基本一致。

症状

生殖泌尿道危象
无力
感觉性共济失调
驻站医
颤抖
痴呆
恶心
感觉障碍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005%,多性伴侣者感染率约为5%-1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性传播

并发症

脑萎

治疗科室

内科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3-6月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依托红霉素片
罗红霉素分散片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40000元)

医学检查

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Kahn)氏沉淀试验
梅毒确诊试验
血常规
脑脊液葡萄糖(CSF-Glu)
神经系统检查
颅脑MRI检查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大败毒胶囊
仁青常觉
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依托红霉素颗粒
四环素片
盐酸美他环素片
依托红霉素片
罗红霉素分散片
红霉素肠溶胶囊
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盐酸多西环素片
环酯红霉素片

药物详细信息

广东华南依托红霉素片(依托红霉素片)
倍沙(罗红霉素分散片)
新红康(红霉素肠溶胶囊)
白云山三味清热止痒洗剂(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江西新赣江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康尼(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同仁堂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安可清盐酸美他环素片(盐酸美他环素片)
康臣依托红霉素混悬液(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北京首儿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健民叶开泰国药依托红霉素颗(依托红霉素颗粒)
上海迪冉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葵花药业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陕西君寿堂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甘露仁青常觉(仁青常觉)
达发新(环酯红霉素片)
以岭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山西黄河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邛崃天银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南岛四环素片(四环素片)
玫满(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江苏正大丰海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
江苏联环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