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

内科 心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主动脉瓣狭窄

描述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是指主动脉瓣开放受限,致使左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的阻力增加。在西方发达国家已逐渐成为继二尖瓣脱垂之后的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引起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可以是先天性或后天性,其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左心室后负荷明显升高,心肌肥厚和心排血量降低。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超过3.0~4.0cm2,一般当主动脉瓣口面积降至正常的1/3~1/4时,才能发生明显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病人出现症状。当瓣口面积减小为1.5cm2时为轻度狭窄,瓣口面积0.75~1.0cm2时为中度狭窄,<0.75cm2时为重度狭窄。外科治疗方法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危险性和预后主要取决于左心室肥厚程度和左心室功能。 在北美和欧洲,主动脉瓣狭窄主要见于老年人,由瓣膜瘢痕化和钙化所致。这种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狭窄常发生在60岁以后,常在70~80岁以前都没有症状。该病也可以由风湿热(多发生于儿童)引起。风湿热导致的主动脉瓣狭窄常常伴有二尖瓣病变,包括狭窄、回流或二者都存在。 在年轻人,引起主动脉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出生缺陷(见出生缺陷)。在婴儿时期,狭窄的主动脉瓣可能尚不成为一个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就会逐渐变成一个突出的问题。当他们的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长大时,主动脉瓣仍然处于原来的大小,瓣膜可能只有两叶而不是正常时的三叶,或者瓣膜的形状异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瓣膜由于钙盐沉积而变得僵硬和狭窄。

预防

风湿性心脏病是可以预防的,如果能有效地控制甲链咽炎的感染,就不会得风湿热,风心病就不会发生,预防主要措施有:
1、一级预防
指防止风湿热的初次发作,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甲链性扁桃体炎,凡发热,咽痛或不适,头痛,腹痛,咽充血和腭扁桃体有分泌物者都应在治疗前作咽拭子培养,确定有无甲链生长,如为阳性,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
除了青霉素过敏者,对所有病人青霉素应为首选药物,理由是:
①所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同样敏感。
②在应用40多年后,青霉素对这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和杀菌浓度没有发生变化,仍在0.005μg/ml左右。
③没有出现对青霉素抵抗的征象。
④至今没有别的抗生素抗链球菌感染的活性和临床效果超过青霉素G。
⑤青霉素相对价廉,抗菌谱较窄,因此不会抑制正常菌群,可避免二重感染,并较其他有效的抗生素副作用少,苄星青霉素适用于不能完成10天口服青霉素疗程者;有RF个人史或家族史者;或地理,社会经济环境属RF高发区的患者,单用苄星青霉素肌注较痛,用苄星青霉素加普鲁卡因青霉素混合的针剂注射时不痛,混合针剂所含苄星青霉素剂量应为:<27kg的患者为60万U,>27kg的患者为120万U,对于多数小患者,用苄星青霉素90万U和普鲁卡因青霉素30万U的混合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这种制剂不适于青春期或成人患者,对RF低发地区,可予青霉素V口服治疗,青霉素V具有酸稳定性,吸收较好,产生的青霉素血药浓度较高,对儿童和成人,剂量均为250mg,3次/d,共10天,必须强调应连续服药10天的重要性,即使服药几天后症状消失,也应服满10天,少于10天效果明显减低,但多于10天亦不能增加疗效,其治疗链球菌咽炎的疗效与口服青霉素相同或几乎相同,对成人,2次/d给药疗效不可靠,以3~4次/d为好,但最大剂量不超过1g/d,其次选用先锋霉素Ⅳ,Ⅵ 0.25g,4次/d,共10天,但对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不能用,四环素国内已不生产,磺胺嘧啶不能清除链球菌,因此不能用于治疗链球菌性咽峡炎,但持续应用磺胺嘧啶对预防RF复发是有效的。
2、二级预防(风湿热复发的预防)
对有明确风湿热病史或现有风心病者都需要连续的抗生素治疗,预防风湿热的复发。
(1)预防期限:取决于复发危险性大小,一般来说,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居住拥挤,医疗条件差者以及多次发作史者,复发的危险性高,预防用药时间宜长,反之,可适当缩短,已经有过风湿性心脏炎的病人心脏炎复发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应接受长期抗生素预防直至成年或终身预防,相反,没有患过风湿性心脏炎的病人复发时心脏受累的危险性低,抗生素预防几年后便可停止,一般情况下,预防应持续至病人到二十几岁或末次风湿热后至少5年。
(2)预防方案:
①肌注苄星青霉素G:常用方案是长效青霉素制剂苄星青霉素G 120万U,肌内注射,每4周1次,在急性RF高发国家和地区,以及高危病人,最好每3周肌注1次。
②口服抗生素:RF复发危险性较低的患者,例如已到青春期末或青年期或至少5年没有风湿热复发者,可改为口服抗生素预防,按下面推荐的剂量服药:
A、磺胺嘧啶:体重>27kg者,剂量1.0g,1次/d,体重≤27kg者,每天0.5g,副作用轻而少见,偶可致白细胞减少,宜每2周查1次血细胞计数,妊娠晚期患者禁用,因为磺胺嘧啶可透过胎盘屏障,与胎儿体内的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
B、青霉素V:剂量为250mg,2次/d,过敏反应与肌注青霉素相同,用前宜作青霉素皮肤试验。
C、红霉素:250mg,2次/d,适用于青霉素和磺胺药均有过敏者。
D、中药如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蒲公英,板蓝根,穿心莲;中成药如银黄片,银翘片,抗炎灵片,银黄针等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均有良效,可选择应用。
根据WH0最近报告,在1986~1990年对16个国家33651例RF或RHD患者注册进行二级预防治疗,但只有大约63.2%的病人完成了二级预防,其中95.7%的病人用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1次,2.1%口服青霉素,0.1%用磺胺嘧啶,2.1%用红霉素,0.3%病人对青霉素有不良反应,有53例RF复发,占0.4%病人/年,如果不进行预防,风湿热的复发率高达60%病人/年。

病因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随着年代的变迁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在西方发到国家二叶主动脉畸形站38%,老年退行性钙化性病变占33%,风湿性或感染性纤维钙化性病变占24%,其他占4%。在我国也逐渐与上述数据相接近。
风湿热是年轻病人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的病因,其病理改变首先是三个瓣叶的炎性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然后瓣叶发生纤维化增厚,伴有交界处不同程度的融合,由于瓣叶游离缘回缩和僵硬,使瓣膜开口呈不规则性狭窄。风湿性主动脉病变常合并二尖瓣或三尖瓣病变。而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比较少见。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在西方国家已很少见,在我国也逐渐降低。
可为单叶式,二叶式或三叶式。单叶式出生时即已存在狭窄,以后瓣口纤维化和钙化进行性加重,引起严重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儿多在一年内死亡。50%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为二叶式,30%为三叶式。此二种瓣叶畸形在儿童期瓣口可无明显狭窄,但异常的瓣叶结构由于涡流冲击发生退行性变,引起瓣叶增厚,钙化,僵硬,最终导致瓣口狭窄,还可合并关闭不全。一般在30岁以后二叶主动脉瓣上逐渐发生钙盐沉积,50岁以后因钙化严重,发生明显的主动脉瓣狭窄。因此,成年人单纯性主动脉瓣狭窄,尤其是60岁以下的病人,绝大多数是在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上发生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这种病变的特点是钙化可以累及瓣叶、瓣环和交界区,往往呈菜花样团块,主动脉瓣常呈裂隙状,很少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是一种退行性的改变,占老年病人的18%,多发生65岁以上的正常主动脉瓣的老年人。瓣膜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和钙化,瓣叶融合。瓣口狭窄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伴有关闭不全。
发病机制
主动脉瓣狭窄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收缩期左心室阻力增加,使得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以提高跨瓣压力阶差,维持静息时正常的心排血量。如此逐渐引起左心室肥厚,导致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虽然静息心排血量尚正常,但运动时心排血量增加不足。此后瓣口严重狭窄时,跨瓣压力阶差降低,左心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术嵌压及右心室压均可上升,心排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可引起心肌供氧不足,低血压和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昏,晕厥等脑缺氧的表现。左心室肥大,收缩力加强,明显增加心肌氧耗,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症状

呼吸困难
收缩期杂音
心绞痛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
猝死
意识丧失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
端坐呼吸

医保范围

患病率

在老年人中,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为1%~2%

易感人群

50~60岁左右的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心内膜炎

治疗科室

内科
心内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1个月

治愈率

手术治愈率95%以上

常用药物

琥乙红霉素咀嚼片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100000元)

医学检查

心电图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建议食物

鹿肉
芝麻
松子仁
南瓜子仁

饮食禁忌

鸡肝
杏仁
白扁豆
银鱼

建议饮食

高粱米糕
芝麻油菜
鱼香油菜心
凉拌莲藕
红烧黄花菜
素炒黄花菜
熏青豆
青豆烧茄子

建议药物

琥乙红霉素咀嚼片

药物详细信息

海正辉瑞琥乙红霉素咀嚼片(琥乙红霉素咀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