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

疾病百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名称

真菌性皮肤病

描述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癣菌侵犯表皮,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多呈水疱鳞屑型表现,损害多限于一侧,初发生小水疱,数目多少不一,疱液干涸后脱屑,范围日渐扩大,久之脱屑处皮肤粗糙增厚,皮纹宽深,失去正常的光泽,柔韧性,触之有粗沙感。
由于人们对癣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因而不重视它,有病往往任其发展。以足癣而论,多数患者,病情不很严重,仅微痒而已,故从不主动去求医;某些病人即使有较明显症状,亦仍不积极医治,缘于患病日久,习以为常了;还有部分患者,虽经治疗而获痊愈,但因感染源没有控制,又无预防措施,所以往往再次复发。以上例举的三种人都是带菌者,其最终造成后果:对己则可能引起自身传染而招引他处发生癣;对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人群传播。

预防

一、努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癣病的防治常识和措施。
二、积极医治癣病患者,特别是头癣和手足癣,要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
三、讲究个人卫生、不与患者共用日常生活。

病因

引起本病传播场所相当广泛,可以通过公共物品,象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理发工具等而使病原菌广为传播。由此可见,上述公共场所必须有严格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否则欲控制其发病率则不容易实现。
虽然有人认为真菌传染力低,即便在趾间,如果局部不破伤,还是不易发病。但众所周知,不讲究个人卫生的人;患有全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长期因病而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等。以上情况,无疑将对癣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
由于人们对癣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因而不重视它,有病往往任其发展。最终造成后果:对己则可能引起自身传染而招引他处发生癣;对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人群传播。
病理
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
一.皮肤癣菌:寄生在皮肤角蛋白组织致病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该菌凭其侵犯组织不同和培养特点差异把它再划分以下三属:
(一)毛癣菌属:侵犯皮肤、毛发和甲。本菌属已查明有13种可使人类致病。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彼等培养特点呈棒形大分子孢子,壁光滑。
(二)孢子菌属:侵犯毛发及皮肤,在中国以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等为多见;这些培养特征是梭形大分子孢子,壁有刺。已报道有8种能引起人类发病。
(三)表皮癣菌属:侵犯皮肤和甲。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上述三属的皮肤癣菌,感染人体后可引起组织反应而发生红斑丘疹、水疱、鳞屑、断发、脱发和甲板改变等。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和甲癣。
二.角层癣菌:寄生于皮肤角层或毛干表面的致病真菌可谓之角层癣菌。此类癣菌又分两型,即角层型和毛发型。前者有花斑癣菌、红癣微细棒状杆菌,曼逊氏癣菌及威尼克氏癣菌;后一型有腋毛癣菌。由于角层癣菌是寄生于人体组织的表面,故一般不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即使有也极轻微。
流行病学
浅部真菌病流行颇广,遍布在世界各地区,在我国也是常见多发病。发病率,据上海几家医院报告,该类皮肤病占皮肤科门诊患者总数的第二或第三位,有的甚至居首位;某部队依据1985年空军医院调查滇桂前线官兵发病情况的资料:该院对某集团军2370名官兵进行查体,结果发现罹患浅部真菌病的人有1414名,占被检人数的59.66%;在附属一、二院对1955-1964年门诊初诊费40731病例统计,本类疾病6108例占15.98%。浅部真菌病发生与菌种类别、个体抵抗菌力及环境有关,但这一类皮肤病之所以流行这般广泛,发病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一.真菌生活力极强:该菌不含叶绿素、无光合作用能力,只凭寄生或腐生来生存。真菌喜好潮湿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6℃,在pH值此3.0-10.0条件下皆可生长。虽然对高温(45℃以上)抵抗力弱,但温度在4℃以下却有很强适应力.对紫外线、放射线等也有相当的抵抗力。由此可见,真菌对生活条件要求不苛刻。故此,人们可从大气中、动植物的体上、人类粪便、地板上和土壤里等可培养检出致病真菌,总之,真菌生活能力极强,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处不存在,所以真菌感染人类的机会自然也随之增加。
二.带菌者是造成浅部真菌病菌流行传播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对癣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因而不重视它,有病往往任其发展。以足癣而论,多数患者,病情不很严重,仅微痒而已,故从不主动去求医;某些病人即使有较明显症状,亦仍不积极医治,缘于患病日久,习以为常了;还有部分患者,虽经治疗而获痊愈,但因感染源没有控制,又无预防措施,所以往往再次复发。以上例举的三种人都是带菌者,其最终造成后果:对已则可能引起自身传染而招引他处发生癣;对社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人群传播。
三.致病真菌传播场所广泛以致预防颇困难:引起本病传播场所相当广泛,可以通过公共物品,象拖鞋、浴盆、脚盆、毛巾、理发工具等而使病原菌广为传播。由此可见,上述公共场所必须有严格管理制度和消毒措施,否则欲控制其发病率则不容易实现。
四.机体自身抵抗力强弱对本病流行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有人认为真菌传染力低,即便在趾间,如果局部不破伤,还是不易发病。但众所周知,不讲究个人卫生的人;患有全身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长期因病而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等。以上情况,无疑将对癣病的发生起促进作用。
五.外界环境与癣的流行也有重要关系:真菌喜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繁殖,故本病好发于趾间,并多见在湿热地区和炎热夏季发病或加重。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浅部真菌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既可自身传染,也可传染他人。本病传染方式:一则直接接触传染,如头癣的发病往往是直接接触罹患头癣的儿童或患有癣病的动物后引起;二则间接接角传染,如经常使用癣病患者用过的东西,象拖鞋、枕巾、擦脚布等就可能发生癣。

症状

背部长痘
驻站医
大腿长红疙瘩
细网状到斑片状…
良性反应性改变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02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接触传播

并发症

皮肤癌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硝酸咪康唑乳膏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医学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复方酮康唑乳膏
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硝酸咪康唑乳膏
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酮康唑乳膏
顽癣净
环吡酮胺乳膏
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
硝酸益康唑溶液
复方酮康唑软膏
化毒丹
硝酸益康唑乳膏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盐酸特比萘芬溶液
酞丁安乳膏
联苯苄唑乳膏
曲咪新乳膏

药物详细信息

信龙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嘉瑞(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迈可抒(盐酸布替萘芬乳膏)
太平酮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
丫丫奇联苯苄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
倍佳(盐酸特比萘芬溶液)
倍佳(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利康达宁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唐山红星硝酸益康唑溶液(硝酸益康唑溶液)
白云山三味清热止痒洗剂(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广东恒健硝酸益康唑溶液(硝酸益康唑溶液)
衡阳制药硝酸益康唑乳膏(硝酸益康唑乳膏)
顺峰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
保龙康复方酮康唑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
显克欣(复方酮康唑乳膏)
蓓清曲咪新乳膏(曲咪新乳膏)
黑龙江天龙联苯苄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
包尤清酞丁安乳膏(酞丁安乳膏)
亮生环吡酮胺乳膏(环吡酮胺乳膏)
博祥化毒丹(化毒丹)
中联药业顽癣净(顽癣净)
上海中华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吉林吉春硝酸咪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