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颚口线虫病
描述
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我国较为少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spinigerum)的第三期幼虫。临床上以移行性皮下肿块、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此外,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还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如脑,肺、眼、肝,肾等,引起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
预防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脑颚口线虫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2.5%~7.7%,并可出现后遗症。预防的重点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鳝,龟,蛙等肉类,以及鸡,猪肉类。
病因
发病原因:
棘颚口线虫的成虫呈鲜红色,稍透亮,有光泽,雄虫长度为11~25mm,雌虫较长,为25~54mm,呈圆线状,头部呈半球形,表面有4~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有许多小皮棘,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猫,狗的胃黏膜内,形成肿块,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40μm×70μm,较小的一端有帽状透明塞,虫卵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剑水蚤又被第二中间宿主鱼,蛙,蛇,龟,鳝,泥鳅等吞食后,经1个月左右即可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当转续宿主,如鸡,鸭,猪,虎,豹,狼等吞食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时,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内脱囊,并穿过被感染动物的胃肠壁,移行至肝脏,肌肉和结缔组织内,但不能发育为成虫,若为适宜的终宿主,如猫,狗,则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黏膜下形成肿块,并经6~8个月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产卵,虫卵从胃腔,肠腔向下移行,随粪便排出体外,从感染至虫卵在终宿主的粪便中出现,一般需经8~12个月,人类常因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而获得感染,然而,人类不是棘颚口线虫的适宜终宿主,故感染的棘颚口线虫只能停留于第三期幼虫或性未成熟的成虫早期阶段,在人体内游走不定,其寿命可达数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在我国,在颚口属中除发现有棘颚口线虫外,还发现有刚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杜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doloresi),它们亦可引起类似的蠕虫蚴病。
发病机制:
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在胃中经消化脱囊释出后,穿过胃壁,移行至肝脏与其他组织内,人类不是本虫的终宿主,只能成为转续宿主,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只能在人体内长期移行而造成组织损害和病变,感染的幼虫多为一条,但亦有数条者,病理变化为寄生虫性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组成,幼虫在组织中移行时,除产生机械性损伤外,还能分泌,排泄一些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诱发机体产生中毒与过敏反应,从而加重病理损害。
症状
腹泻 |
便血 |
腹痛 |
乏力 |
低热 |
匐行疹 |
恶心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发病率约为0.002%-0.007%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虫媒传播
并发症
脑疝 |
治疗科室
传染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愈率
65%
常用药物
阿苯达唑片 |
吡喹酮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裂隙灯 |
眼底检查 |
痛觉 |
皮疹 |
视力 |
脑膜刺激征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吡喹酮片 |
阿苯达唑片 |
药物详细信息
杭州民生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广济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四川天德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华中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全宇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中佳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诺得胜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九天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史克肠虫清(阿苯达唑片) |
湖北美宝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白云山医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仁悦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万晟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迈特兴华吡喹酮片(吡喹酮片) |
海南制药一厂吡喹酮片(吡喹酮片) |
河南凤凰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仁悦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龙晖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金恒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天方药业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博诚制药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片) |
南京制药吡喹酮片(吡喹酮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