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粉刺样痣
描述
粉刺样痣(naevuscomedoicus)为一种先天皮肤发育异常,其特点为充满角蛋白的许多凹陷(粉刺)呈线状或带状排列。大多发病于10岁以前儿童,皮损好发于而、颈、上臂、胸和腹部。1895年由kofmann首先报告。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残留的毛囊伴发某型发育异常有关,粉刺样痣可在钝器损伤,带状疱疹,种痘,天花和脓皮病后继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本病是一种不明原因引起的累及皮肤、毛囊、甲、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中年人,特征性皮疹表现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和斑块,好发于手腕、前臂、下肢远端和骶骨前区,患者自觉瘙痒。
为一种皮肤发育异常,病因目前尚不明,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症状
囊肿 |
丘疹 |
脓肿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30%
易感人群
大多发病于10岁以前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小汗腺痣 |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手术治疗 |
治疗周期
2-4周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3000元)
医学检查
皮损 |
真菌组织病理学 |
病理反射检查 |
建议食物
核桃 |
青豆 |
绿豆 |
黄豆粉 |
饮食禁忌
鹿肉 |
啤酒 |
白酒 |
鸡肝 |
建议饮食
白萝卜油菜汁 |
桃仁油菜 |
芝麻油菜 |
板栗烧白菜 |
白菜丸子汤 |
黄豆莲藕排骨汤 |
百合雪梨莲藕汤 |
蛋蓉菜花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