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儿中毒型痢疾
描述
中毒型痢疾(简称毒痢)是细菌性痢疾的一种严重类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经过极为凶险,如治疗不及时病儿可很快发生呼吸或(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
一般预防
痢疾的预防要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广泛的卫生宣教工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加强小儿的卫生管理,讲究个人卫生,照看人和小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饮水卫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加强粪便管理,病人的粪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浇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粪池,病儿的尿布和衬裤要煮过或用开水浸泡后再洗;加强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加强环境卫生,灭蝇,灭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对于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是控制痢疾流行的关键,对于不典型病儿,无症状带菌者(在儿童期少见)及慢性痢疾是重要的传染源,要早发现,隔离,治疗,必须注意使急性痢疾转为慢性的诱因,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其他合并症应及时处理。
对集体儿童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粪便,必要时做细菌培养,发现带菌者应及时处理。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各型痢疾杆菌均可引起中毒型痢疾,没有差异性。
(二)发病机制
人体受痢疾杆菌感染后,在细菌及其内毒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称应激反应或超敏感反应),大致过程如下:细菌及其内毒素→激动内脏自主神经节前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乙酰胆碱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副交感M受体及交感性α受体兴奋→微血管舒缩紊乱→全身急性微循环障碍,微循环指的是:微动脉→毛细血管网→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功能主要是向器官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物,是器官组织细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微循环发生急性功能障碍,则会引发器官组织细胞五期病理变化:
1.微循环缺血期
疾病早期交感神经被激动,此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α受体兴奋,使皮肤内脏小动脉,微动脉,前毛细血管及肌性微静脉痉挛,引起外周血管阻力相加,微血管内容积减少,使组织血液灌注减少,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临床表现面色发灰,嗜睡,昏迷,惊厥。
2.微循环淤血期
缺血与缺氧刺激微血管壁上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织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同时缺血期产生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也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这些因素使微动脉,前毛细血管等前阻力血管舒张,而肌性微静脉对组织胺和酸中毒作用不敏感,仍处于收缩状态,前阻力降低后阻力仍高,使微循环内多灌少流,造成微循环内淤血与缺氧,毛细管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高,血管内液向外渗出,形成脑组织水肿,临床表现颅内压升高,病儿昏迷加重,惊厥频繁,脑水肿与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神经,诱发脑疝使瞳孔一侧大,一侧小,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3.休克期
有的患儿由于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大量血液淤积在胸腹内脏,回心血量减少,有效循环量不足,另外骨骼肌的血管主要是M受体与β2受体支配,休克时这两种受体被激动引起骨骼肌内血管扩张造成骨骼肌血液过度灌注,这部分血液约占心输出量的1/3,因此骨骼肌内淤血也是有效循环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休克期临床表现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发凉,皮肤发花,肢端可出现发绀,表情淡漠,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而死亡。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期
微循环障碍进入淤血期后,由于毛细血管内液体外渗,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堆积,血小板聚集破坏,释放凝血活酶,严重乳酸血症使肝素灭活,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暴露胶原纤维,激活Ⅻ因子,以上因素引起血液呈高凝状态促成了DIC,此时广泛的微血栓阻塞毛细血管,使微循环障碍进一步恶化,在凝血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血小板减少,机体为对抗DIC而继发纤溶亢进,故后期血液凝固性降低,诱发出血倾向。
5.器官功能衰竭期
微循环障碍得不到解决或继续恶化,随着失代偿的继续发展,细胞代谢与功能障碍越来越严重,组织内乳酸堆积,pH值下降,能量耗竭,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功能衰竭,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溶酶体酶,造成细胞损伤与坏死,此时胰腺释放出心肌抑制因子(MDF),使心功能更差,所以微循环障碍先是引起脏器功能改变,继而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发生脏器功能衰竭,中毒型痢疾是全身性微循环障碍,因而严重病例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毒型痢疾由于全身应激反应来势迅猛,胃肠道炎症病变则轻微,并不严重,主要见于结肠,其次为小肠及阑尾,肉眼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镜下可见固有层内有局限性出血灶,黏膜下小血管扩张,并有血液淤滞和水肿,有的病例浆膜下也有比较明显的充血和水肿,溃疡少见。
死亡病例内脏器官病理改变显著,可见心,脑,肺的损害严重,其中脑水肿尤为明显,且以脑干部第四脑室附近水肿更为明显,这种改变可能是中枢性呼吸衰竭而致早期死亡的原因,此外尚可见脑细胞变性,肺脏可见肺内淤血,肺泡内出血,肺泡及间质水肿,小血管内有凝血或血栓,这些改变在肺型病例尤为明显,心肌改变有淤血,间质水肿,细胞变性,肝脏有脂肪变性,肾上腺有时可见出血和皮质萎缩。
症状
昏迷 |
呼吸衰竭 |
呼吸困难 |
腹泻 |
烦躁不安 |
口唇发绀 |
发绀 |
对光反射迟钝 |
惊厥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1.6%(上述为婴幼儿患病概率)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消化道传播
并发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肾功能衰竭 |
溶血尿毒综合征 |
治疗科室
儿科 |
儿科综合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对症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7-14天
治愈率
93%
常用药物
保儿安颗粒 |
乳酸菌素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粪便菌群失调 |
粪细菌培养 |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
尿常规 |
胸部平片 |
心电图 |
血常规 |
血液电解质检查 |
便常规 |
药敏试验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小儿至宝丸 |
Ⅱ |
小儿功劳止泻颗粒 |
婴儿健脾散 |
保儿安颗粒 |
小儿止泻安颗粒 |
小儿健脾丸 |
儿泻停颗粒 |
蒙脱石散 |
消旋卡多曲颗粒 |
乳酸菌素片 |
小儿腹泻宁糖浆 |
药物详细信息
一禾药业保儿安颗粒(保儿安颗粒) |
白天鹅药业乳酸菌素片(乳酸菌素片) |
重庆东方药业小儿止泻安颗粒(小儿止泻安颗粒) |
惠州中药保儿安颗粒(保儿安颗粒) |
华润神鹿儿泻停颗粒(儿泻停颗粒) |
易亨制药蒙脱石散(蒙脱石散) |
首儿药厂小儿止泻安颗粒(小儿止泻安颗粒) |
北京同仁堂小儿止泻安颗粒(小儿止泻安颗粒) |
华纳大药厂蒙脱石散(蒙脱石散) |
科顿小儿功劳止泻颗粒(小儿功劳止泻颗粒) |
万通制药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 |
江中药业乳酸菌素片(乳酸菌素片) |
九芝堂小儿腹泻宁糖浆(小儿腹泻宁糖浆) |
北京同仁堂小儿至宝丸(小儿至宝丸) |
新爱民制药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 |
中山市恒生药业保儿安颗粒(保儿安颗粒) |
仙河药业蒙脱石散(蒙脱石散) |
健民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 |
吉特药业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 |
北京曙光药业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散(Ⅱ)) |
北京同仁堂小儿健脾丸(小儿健脾丸) |
丰海停(消旋卡多曲颗粒) |
杜拉宝(消旋卡多曲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