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型肝炎

儿科 小儿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新生儿乙型肝炎

描述

乙型肝炎(hepatitis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新生儿期的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是指HBV感染。其中大部分呈慢性经过,常可持续不愈,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肝炎,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此症与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关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国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据估计全国约有0.7亿人口感染乙肝。

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是减少及最终消灭HBsAg慢性携带的关键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免疫。
1.主动免疫: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24h内注射1次0.5~1ml/kg(内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带率却显著减少,我国2015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建议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母乳喂养。
2.被动免疫: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属于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迅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不迟于24h)肌注HBIG 1ml,于出生24小时,2,3个月各接种乙肝疫苗1次。
乙肝疫苗的应用,目前基因重组的(量减半)乙肝疫苗,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如不采取特殊预防措施,80%~96%的小儿在出生后3~6个月可成为HBsAg阳性,单纯HBsAg阳性,尤其HBsAg滴度较低或乙肝e抗体阳性时其传染性很低,甚至不传染,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展乙肝疫苗预防注射,采用的方法是对HBsAg阳性和(或)HBeAg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小儿于生后24h内(或7天内),1个月,6个月各接种1次疫苗,每次20~30μg,国外有作者报道每次用5μg或2μg疫苗注射,得到同样免疫反应,注射局部有一过性触痛外无其他副作用,偶有过敏反应者。
如仅用疫苗注射其保护率约70%左右,尤其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至少30%会成为HBsAg带菌者,由HBIG干扰疫苗的自动免疫反应不明显,目前趋向用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注射的方法,如HBeAg阳性母亲的婴儿采取上述联合注射,可使95%婴儿得到保护,北京多种方案的比较,以3次乙肝疫苗和3次HBIG联合注射的效果最佳,但亦有报道认为,被动-主动或主动疫苗注射效果相似,故尚需更多的观察和总结。
目前推荐使用的方法如:
(1)HBIG0.5ml生后24h内肌注。
(2)乙肝疫苗0.5ml(10μg)与HBIG同时或生后7天内,在另侧肌注,此后1和6个月时再各注射1次,这种方法可使85%~93%婴儿得到保护,在1~2岁内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滴度仍高,抗HBs能持续3~5年,故3~5年进行一剂10μg加强接种,对防止儿童HBV水平传播是有意义的,免疫后6个月HBsAg 阳性示免疫失败,如15个月仍阳性示婴儿为慢性携菌者,如15个月HBsAg阴性抗HBe阳性示婴儿得到保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感染HBV主要有母婴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引起。
1.母婴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有:
(1)经胎盘传播:母亲在妊娠时感染HBV,或者是慢性HBV携带者,均可将病毒传给胎儿。
(2)经产道感染:新生儿娩出时吞入带有HBV的阴道液而被感染。
(3)由母乳感染:新生儿以HBsAg阳性的母亲乳汁喂养,而被感染。
(4)生后密切接触:由于接触了感染母亲的唾液,初乳,汗液,血性分泌物,而被感染。
小儿受染的机会与母体在分娩时的病毒传染力关系密切,如孕母在乙肝的急性期分娩,其胎儿及产后2个月内的婴儿60%~70%受染,母为HBsAg阳性伴有或无症状的HBV携带者,其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在欧洲及北美发生率均很低,而亚洲却高达40%~50%,母为携带者而e抗原(HBe)阳性则80%~85%婴儿受染。
2.水平传播:主要是注射和输注血液制品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此外,新生儿出生后,也可由周围的病人,带菌者,及病毒污染物的接触与食入而感染,受染的婴儿是否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Rosendaht认为,这取决于婴儿种族而不同,可能是不同种族免疫力有差异。
(二)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HBV对肝细胞无直接损害,肝细胞的病变主要是机体对受染肝细胞的免疫反应引起的,HBV感染时,先由单核巨噬细胞摄取病毒抗原,加工并提呈给Th细胞,Th细胞活化增殖并释放白细胞介素-2(IL-2),IL-2刺激被HBV抗原致敏的Tc细胞发生克隆性增殖,形成大量效应性T细胞,攻击受HBV感染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的变性坏死,T细胞攻击的靶抗原,主要是肝细胞膜上的HBsAg和HBeAg,只有同时表达靶抗原和Ⅰ类MHC抗原的肝细胞,才被T细胞识别,攻击和破坏,α,β,γ干扰素均能增强肝细胞表达Ⅰ类MHC抗原,T细胞对靶肝细胞的识别与结合,还有黏附分子的参与,受染的肝细胞表面表达Fas抗原,而活化T细胞表面则表达FasL。
两者相结合时,启动肝细胞核内程序死亡基因,引起细胞凋亡,HBV感染可使肝细胞膜特异脂蛋白(LSP)变性,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IgG抗体,IgG抗体其Fab端与肝细胞膜LSP结合,其Fc端与杀伤细胞(K细胞)Fc受体结合,激活K细胞杀伤肝细胞,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属自身免疫反应,各型肝炎的发病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况和乙肝病毒的消长关系,一般认为,机体免疫反应正常者,感染HBV后,功能健全的T细胞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特异性抗体清除从溶解肝细胞释放出的HBV,病毒清除,感染终止,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免疫亢进者,由于抗HBs产生过早,过多,迅速破坏大量肝细胞,形成抗体过剩的免疫复合物,导致局部过敏坏死反应,而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免疫力低下时,由于抗HBs产生不足,不能有效清除体内HBV,使得HBV继续侵犯新的肝细胞,形成慢型肝炎或慢性HBV携带状态,小儿多由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往往成为慢性乙肝和慢性HBV携带者。

症状

脾肿大
大块肝细胞坏死
灰白大便
食欲较差
小三阳
尿黄似浓茶
肝脏肿大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并发症

肝性脑病

治疗科室

儿科
小儿内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2-3月(需长期治疗)

治愈率

85%

常用药物

维肝福泰片
胸腺肽肠溶片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尿胆原
乙肝两对半
肝脏超声检查
尿常规
便常规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乙肝扶正胶囊
乙肝清热解毒胶囊
肝苏胶囊
甲芪肝纤颗粒
维肝福泰片
利肝隆颗粒
胸腺肽肠溶片
龙胆泻肝丸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健肝灵胶囊
云芝肝泰颗粒
虎驹乙肝胶囊
肝必复胶囊
阿德福韦酯片

药物详细信息

吉林华威维肝福泰片(维肝福泰片)
奇莫欣(胸腺肽肠溶片)
花城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
九芝堂甲芪肝纤颗粒(甲芪肝纤颗粒)
内蒙古天奇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
昆明中药乙肝扶正胶囊(乙肝扶正胶囊)
承德天原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
甘肃益尔乙肝清热解毒胶囊(乙肝清热解毒胶囊)
天赐堂维肝福泰片(维肝福泰片)
甘利欣(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吉祥春健肝灵胶囊(健肝灵胶囊)
江西中兴汉方云芝肝泰颗粒(云芝肝泰颗粒)
成都锦华肝苏胶囊(肝苏胶囊)
英雄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
悦康普欣阿德福韦酯片(阿德福韦酯片)
广西万寿堂健肝灵胶囊(健肝灵胶囊)
广州白云山光华健肝灵胶囊(健肝灵胶囊)
海力医生维肝福泰片(维肝福泰片)
山西晋新双鹤肝必复胶囊(肝必复胶囊)
双君虎驹乙肝胶囊(虎驹乙肝胶囊)
陕西天洋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
太极集团利肝隆颗粒(利肝隆颗粒)
元和利肝隆颗粒(利肝隆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