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内科 心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颈动脉创伤性栓塞

描述

颈总动脉是头颈部的主要动脉干,在甲状软骨上缘分支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创伤性栓塞的发病率以颈内动脉较高。因颈内动脉主要为脑和视器供给血液,故栓塞后果较严重。颈内动脉栓塞可发生于其颈段、岩骨段,海绵窦段或床突上段。据70例的分析,发生于颈段者占85%,岩骨段占10%。颈内动脉栓塞多发生在颈部挫伤后,患者可有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病征,此为颈内动脉栓塞的特征。解除血管痉挛和抗凝血治疗,可控制血栓发展。必要时行颈内动脉取栓手术。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受挫伤时,颈部过度后伸或扭转,或外力使脑组织移位,则上端固定于海绵窦的颈内动脉突然受到牵拉,颈部剧烈扭转时,也使颈内动脉撞击于颈椎横突上,致动脉管壁受到挫伤。
直接损伤动脉:颈部挫伤可直接挤压颈动脉管壁,口腔及口咽腔内的钝挫伤亦可经扁桃体周围组织影响颈动脉管壁。
颈内动脉多在岩骨骨管内遭受挫伤。
挫伤后,粥样硬化块易脱落发生栓塞。
发病机制
创伤时,有弹性的动脉外膜常保持完整,其内膜和中层最易受损,使内膜撕裂,卷曲和浮起,创面上有血栓形成,逐渐加厚,向动脉管腔上下伸延,可将颈动脉完全闭塞,颈内动脉栓塞常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以上1~3cm处。
颈部大静脉的压力很低,为0~0.3kPa(0~2mmHg),一般不易受损伤,但颈动脉压力较高,平均为9.3kPa(70mmHg),其抗力较大,易遭受挫伤与牵拉,先发生动脉痉挛,后有血栓形成,若动脉内膜和中层因挫伤而撕裂或中断,较高的动脉血压,可使动脉内膜广泛剥离,形成剥离性动脉瘤,文献中已有不少报道。

症状

颈部有擦伤痕迹或肿胀
创伤
血肿形成
颈内动脉创伤性血栓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瘫痪

治疗科室

内科
心内科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4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颅内多普勒血流图(TCD)

建议食物

芝麻
葵花子仁
白果(干)
绿豆

饮食禁忌

冰糖
鸡肝
腐竹
白扁豆

建议饮食

菜花泥子汤
牛奶绿菜花
腰果西兰花
蘑菇木耳西兰花腐竹汤
豆薯小米粥
小米素羹
鸡蛋木耳粥
木耳芦笋蘑菇汤

建议药物

药物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