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描述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aphylococcaltoxicshocksyndrome,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内报道逐渐增多。是噬菌体Ⅰ群金葡菌所致的疾病,以发热,晕厥,低血压,皮疹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
预防
选用安全可靠的经期保护用品,在月经期若有发热,头痛,吐泻等症状时,宜及早取出阴道塞,并立即就医,注意经期卫生,尽量避免创口感染。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与TSS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大部分属噬菌体Ⅰ群29型或52型,这些类型的金葡菌能产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二)发病机制
学者们发现TSS毒素属于一种超抗原(Superantigen,即SAg),这种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能力至少比一般抗原强2000倍,SAg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后通过激活大量T细胞,吞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迅速产生白介素-2和4(IL-2,IL-4),肿瘤坏死因子(TNF) 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可诱发休克,由于SAg超常激活,产生超生理量的细胞因子,在致病中发挥了瀑布效应,SAg还可通过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也有学者认为:SAg可直接造成毛细血管的渗漏,TSST-1可直接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渗漏现象为内毒素休克的增强所诱发,TSST-1和SEA(肠毒素A)均能使内毒素的致死效应增强105~106倍,一般用2μg内毒素注入人体则可引起内毒素性休克,而在TSS病人中,仅需pg水平的内毒素即可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和休克,这就是所谓SAg的瀑布效应之一。
症状
| 晕厥 |
| 休克 |
| 疲乏 |
| 咽痛 |
| 腹泻 |
| 肌痛 |
| 畏寒 |
| 结痂 |
| 低血压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 休克 |
治疗科室
| 急诊科 |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 |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4-6周
治愈率
85%
常用药物
| 呋塞米片 |
|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 脑脊液细菌培养 |
| 眼科检查 |
| 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 |
建议食物
| 芝麻 |
| 莲子 |
| 花生 |
| 绿豆 |
饮食禁忌
| 啤酒 |
| 白酒 |
| 鸡蛋黄 |
| 鸭血(白鸭) |
建议饮食
| 粉葛银鱼豆腐汤 |
| 豆腐紫菜兔肉汤 |
| 豆腐皮粥 |
| 薏米豆腐羹 |
| 苦瓜豆腐汤 |
| 砂锅豆腐汤 |
| 四季豆粥 |
| 饭豇豆粥 |
建议药物
| 布美他尼片 |
| 呋塞米片 |
| 生脉注射液 |
| 人血白蛋白 |
| 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
| 呋塞米注射液 |
| 参麦注射液 |
|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 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 |
药物详细信息
| 东北制药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力生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江苏亚邦爱普森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北京太洋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遂成药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
| 利了布美他尼片(布美他尼片) |
| 安普莱士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 |
| 扬州星斗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甲强龙(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 广东三才石岐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上海朝晖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遂成药业呋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 |
| 海王布美他尼片(布美他尼片) |
| 美国基立福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 |
| 上海新亚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 |
| 神威参麦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
| 天津金耀呋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 |
| 广东南国呋塞米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 |
| 深圳卫光生物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 |
| 山西云鹏呋塞米片(呋塞米片) |
| 广东双林生物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 |
| 成都蓉生人血白蛋白(人血白蛋白) |
| 四川宜宾五粮液生脉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