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肛门息肉
描述
肛门息肉,肛管或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其蒂的大部分是肠黏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发病因素如饮食因素、炎症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引起肛门息肉,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可恶变,息肉与大肠恶变的发病极为密切。肛门息肉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
预防
1、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当肛门息肉发作特别疼痛时,你要卧床休息。局部热敷以便肿处缓和,使脱出的痔消退。
4、加强体育锻炼,建议每周五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6、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7、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病因
如饮食因素、炎症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
症状
| 便血 | 
| 直肠肛门内胀痛不适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饮食作息不规律、便秘等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 贫血 | 
治疗科室
| 外科 | 
| 肛肠科 |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 | 
| 药物治疗 | 
治疗周期
15-30天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医学检查
| 直肠镜检查 | 
| 肛门视诊 | 
建议食物
| 白菜 | 
| 牛奶 | 
| 苹果 | 
饮食禁忌
| 白酒 | 
| 辣椒(红、尖、干) | 
| 姜 | 
| 大蒜 | 
建议饮食
| 胡萝卜粥 | 
| 土豆胡萝卜汤 | 
| 胡萝卜番茄汤 | 
| 玉米粉燕麦粥 | 
| 燕麦粳米粥 | 
| 芹菜炒香菇 | 
| 芝麻芹菜丁 | 
| 白菜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