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口腔黏膜白斑
描述
口腔黏膜白斑病是指发生于口腔、口唇等处黏膜的白色角化性疾病。口腔黏膜白斑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临床以病损部的点状、片状或条状灰白或乳白的角化性斑片为特征,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有恶变癌的倾向。据估计其恶变率约为2%。
预防
预防白斑恶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去除口腔内一切可能的刺激物,如残根、残冠、不合适的假牙等。
(2)局部可用维生素药膜。
(3)戒除烟、酒,少吃过烫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4)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A及维甲酸。
(5)定期到口腔科检查,有恶变倾向者立即手术切除。
病因
吸烟是最重要的外部刺激因素,但鼻烟可诱发特殊形式的黏膜白斑,刷牙和用无牙的牙槽咀嚼等机械性刺激也可引起白斑,称为摩擦性角化,而非黏膜白斑,梅毒可引起舌黏膜白斑并可并发萎缩性舌炎,在所谓的自发性黏膜白斑发病原因中,无明显的局部因素作用,黏膜萎缩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近年研究认为:口腔黏膜白斑与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应提起这些损害为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黏膜白斑,过度角化是念珠菌感染的先决条件,口角是念珠菌性黏膜白斑的好发部位,英国的1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念珠菌性黏膜白斑患者中,全部吸烟并日夜带义齿,约半数念珠菌性黏膜白斑有结节样改变,这可能是高达45%的表皮皮损发育不良的原因,用抗生素治疗念珠菌性黏膜白斑,疗程平均长约45天,损害的结节性和部分显著性损害消失。
全身因素包括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和维生素缺乏等,人们推测白斑是机体对慢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引起黏膜角质层增厚并致密,从而保护黏膜下的组织免于慢性刺激的损伤。
症状
| 念珠菌感染 |
| 结节 |
| 口腔黏膜白斑 |
| 驻站医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01%-0.0002%
易感人群
好发于男性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 口腔溃疡 |
治疗科室
| 五官科 |
| 口腔科 |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 |
| 康复治疗 |
治疗周期
3-6个月
治愈率
30-50%,少部分可恶变
常用药物
| 维A酸乳膏 |
| 维生素A软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5000元)
医学检查
| 皮损 |
| 浆细胞 |
| 涂片 |
| 浆细胞 |
建议食物
| 鸡蛋 |
| 芝麻 |
| 南瓜子仁 |
| 葵花子仁 |
饮食禁忌
| 鹿肉 |
| 鸡肝 |
| 杏仁 |
| 松子仁 |
建议饮食
| 煎芝麻地瓜饼 |
| 花生芝麻糊 |
| 扁豆瘦肉汤 |
| 红扁豆粥 |
| 玉米皮酥 |
| 玉米粉粥 |
| 白萝卜油菜汁 |
| 白萝卜浓汤 |
建议药物
| 维A酸乳膏 |
| 维生素A软胶囊 |
药物详细信息
| 紫逗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舒必达克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山东良福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双鲸药业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软胶囊) |
| 星鲨制药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软胶囊) |
| 臣功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孚乐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力菲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诺舒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丽点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东药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江苏福邦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迪维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山东方明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迪维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广州珠江制药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软胶囊) |
| 丽英(维A酸乳膏) |
| 湖北恒安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重庆华邦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广州珠江制药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软胶囊) |
| 华润三九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四川明欣维A酸乳膏(维A酸乳膏) |
| 上海东海维生素A软胶囊(维生素A软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