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描述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4~0.45)×109/L(400~450/mm3),临床上常与多种疾病相关,特别是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
预防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但是可以在饮食上预防一下,同时需要给病人摄入一定的维生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1.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异体蛋白或药物过敏,花粉症(枯草热)等都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为轻或中度增多。
2.寄生虫病: 为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原虫(疟原虫,弓形虫,肺囊虫),蠕虫(蛲虫,蛔虫,钩虫,旋毛虫,丝虫,肝毛细线虫),吸虫(血吸虫,肺吸虫,中华分支睾吸虫),绦虫以及疥虫和穿皮潜蚤的感染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说来,肠道中成虫并不引起明显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蚴虫移行时侵入各脏器,或肠道成虫破坏肠黏膜时,或寄生于肠道外组织的成虫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所以,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大便中不一定能找到虫卵。
3.药物: 一些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对氨水杨酸,磺胺,苯妥英钠,氯丙嗪,肝精(肝浸膏),碘剂,金剂,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可引起中度甚至重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临床上可无药物过敏的其他症状。
4.感染: 某些感染如结核特别是淋巴结干酪样结核,猫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多形性红斑的急性期,艾滋病,念珠菌感染等都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的于感染极期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于恢复期暂时增多称为感染后反跳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皮肤病: 湿疹,剥脱性皮炎,疱疹样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红糠疹,鱼鳞癣等嗜酸性粒细胞可中度增多。
6.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肥大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γ重链病等可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重度增多,其形态亦异,表现为大小不一,颗粒粗大,分布不匀,并夹杂有嗜碱性颗粒,胞质中可有空泡,核分叶过多或过少,或有Dǒhle小体,应注意有的急性白血病细胞胞质呈金黄色,颗粒大,类似嗜酸性粒细胞,称为假性嗜酸性粒细胞。
7.肿瘤: 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约0.5%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转移至浆膜及骨者,分泌黏液上皮细胞来源者及有中心坏死灶的肿瘤,类癌亦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8.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舍格伦综合征等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反映疾病的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除有严重关节畸形外,易发生关节外病变如血管炎,胸膜炎,皮下结节,血中补体减低,类风湿因子滴度显著增高,嗜酸性筋膜炎亦常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9.内分泌疾病: 单一性腺垂体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0.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多发生于青,壮年,男多于女,累及浅表淋巴结,表现为一组或多组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亦可累及皮肤,腮腺,乳腺,肌肉等形成肿块,无骨骼病变,发病缓慢,病程长,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可有丘疹状角化增生,白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常占10%以上,可高达77%,对放射敏感,皮质激素治疗亦有效,个别患者可转化为霍奇金病,本病需与朗汉斯细胞肉芽肿病(Langerhans cell granulomatosis)相鉴别,后者一般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多累及软组织及骨骼,病变局限显示有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一般不增多。
11.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良性,同一家族中有多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终身存在,但健康状况良好,不需治疗,有报告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者,有的尚有血小板减少和桡骨缺如,也有家族性组织细胞增多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2.免疫缺陷综合征: Wiskott-Aldrich综合征,高IgE血症,IgA缺乏症,Nezelof综合征,Wiss型及性联合免疫缺陷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esinophilia): 为一组可急性,慢性,良性或恶性,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症状,体征有重叠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的统称,目前,指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而言。
14.其他: 放射线照射,炎症性肠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膀胱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胆囊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
(二)发病机制
目前,已知促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3(IL-3),IL-5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IL-3和GM-CSF除作用于嗜酸性粒细胞外,尚可作用于其他骨髓细胞系,而IL-5只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机体受内,外因子刺激,激活T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释放IL-5及少量GM-CSF刺激骨髓,生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本身有IL-5mRNA转录,表达免疫组化能检出的IL-5蛋白,此外,嗜酸性粒细胞亦能分泌IL-3和GM-CSF,使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增多,这也可解释有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中性粒细胞也增多。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别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中有特异性器官损害,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颗粒含4种阳离子: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MBP),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乙二醇二硝酸酯(EDN),均有细胞毒性,嗜酸性粒细胞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性产物,其单独或与过氧化物酶联合作用进一步引起氧介导损害,破坏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还能产生多种引起炎症及纤维化的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TGF-α,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MIP-1α),IL-lα,IL-6和IL-8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患者血中有一种可被IL-5抗体中和的IL-5样物质,可延长嗜酸性粒细胞的生存,以上这些因子联合作用引起器官损害,最突出的器官受损为心脏,终致血栓形成及纤维化。
嗜酸性粒细胞积聚于心脏通过与ICAM-1,ICAM-2,VCAM,E-Selectin和P-selectin结合黏附于心内膜或心脏微血管内皮,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的阳离子蛋白可沉积于心内膜与心肌,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氧化基团可破坏内皮,其阳离子蛋白MBP等可激活血小板,使血液凝固性增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单核细胞促凝活性增强,易使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少见,而心内膜,小静脉及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多见,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对蛋白氨基多糖的降解,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的TGF-α和TGF-β,分别促使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进一步使细胞组织纤维化,至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和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无心脏损害,原因不清。
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的神经毒素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症状
湿疹 |
疱疹 |
剥脱性皮炎 |
测试 |
腹痛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2%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荨麻疹 |
治疗科室
内科 |
血液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60%
常用药物
氯雷他定片 |
氯雷他定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心电图 |
白细胞分类计数 |
尿液分析 |
涂片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氯雷他定胶囊 |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
盐酸西替利嗪片 |
氯雷他定片 |
肤痒颗粒 |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
盐酸异丙嗪片 |
防风通圣丸 |
盐酸苯海拉明片 |
药物详细信息
西安杨森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 |
精威(氯雷他定胶囊) |
希瓦丁(盐酸西替利嗪片) |
昔利(盐酸西替利嗪片) |
中天金丹药业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香菊药业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 |
冯了性(佛山)药业防风通圣(防风通圣丸) |
万裕药业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
吉春制药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宇惠制药氯雷他定胶囊(氯雷他定胶囊) |
临汾健民盐酸异丙嗪片(盐酸异丙嗪片) |
长春海外制药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泰乐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升和药业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成都迪康药业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南京中山制药肤痒颗粒(肤痒颗粒) |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
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盐酸西替利嗪滴剂) |
白云山中一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 |
宝珠制药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苯海拉明片) |
万岁药业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 |
施诺敏(氯雷他定胶囊) |
仙特明(盐酸西替利嗪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