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发育不良痣
描述
发育不良痣(dysplasticnevus)又名发育不良痣综合征;B-K综合征;临床上常被误认为是浅表播散性恶性黑色素瘤,而本病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有发展为黑色瘤的风险。倾向于家族发病。发育不良痣显示黑色素细胞增生,具有不典型性,但达不到原位黑素瘤水准。发育不良痣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损害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皮损大小不一,最大可达6cm,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界限不清楚,颜色各异,灰色,深棕色,粉红色,斑疹中央出现结节要警惕黑色瘤发生。切除仍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预防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病因
可在儿童期出现,约有1/3~1/5的发育不良痣组织学与恶性黑色素瘤相近,细胞的不典型性和增殖与日光暴晒具有一定相关性。
有研究认为,发育不良痣与11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及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有关,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和发育不良痣还与内分泌性腺体综合征,自体免疫多腺体综合征相伴发,但目前,对以上相关性尚不能完全确定。
发育不良痣所存在的分化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内源性激素和外界环境促进了本病的发展,对恶性黑色素瘤易患家族进行基因学分析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疾病,异常基因可能存在于1p35或9p21.导致细胞周期酶p16/CDKN2A突变引起细胞分化异常,另外,在发育不良痣中紫外线诱导所产生的过多光化学产物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异常基因可能存在于1p35或9p21.导致细胞周期酶p16/CDKN2A突变引起细胞分化异常,另外,在发育不良痣中紫外线诱导所产生的过多光化学产物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
症状
黑痣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发病率约为0.0002%-0.0003%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恶性黑色素瘤 |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愈率
6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医学检查
真菌组织病理学 |
建议食物
芝麻 |
松子仁 |
核桃 |
青豆 |
饮食禁忌
蜂蜜 |
啤酒 |
白酒 |
栗子(熟) |
建议饮食
双皮鲫鱼 |
清炖鲫鱼 |
牛奶菠菜粥 |
菠菜汤 |
龙眼莲藕汤 |
红豆莲藕粥 |
鲜奶核桃粥 |
核桃肉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