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

内科 心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稳定型心绞痛

描述

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劳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胸部及附近部位的不适,可伴心功能障碍,但没有心肌坏死。其特点为前胸阵发性的压榨性窒息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面,也可放射至右臂和两臂的外侧面或颈与下颌部,持续数分钟,往往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

预防

由于冠心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临床上尚缺乏根治性措施,因此对冠心病的积极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冠心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方面,一级预防是指对尚未患上冠心病的人群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防患病,减少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已患上冠心病的患者采取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防止病情复发或防止病情加重。
1.一级预防措施 包括两种情况:
(1)健康教育: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或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2)控制高危因素: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当然,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控制的,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少活动的生活方式等;而有些是无法改变的,如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等,处理方法包括选用适当药物持续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
2.二级预防 采用已经验证过有效的药物,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和病情加重。
目前已肯定有预防作用的药物有:
(1)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已被证实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梗死率,急
性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可使再梗死率下降大约25%;如有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过敏者,可选用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滞药:只要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均应使用β受体阻滞药,尤其在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药,可使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降低20%~25%,可采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普奈洛尔,噻吗洛尔等。
(3)他汀类降脂药:研究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的长期调脂治疗,不但使总病死率降低,生存率提高,而且需要行冠脉介入治疗或CABC的患者数量减少,这得益于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抗炎作用,影响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干扰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过程等功能,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氯伐。
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等均有此作用。
(4)ACEI:多应用于伴有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或心力衰竭者,已有许多临床试验结果证实ACEI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死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40%或室壁运动指数≤1.2,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和福辛普利等。 另外,针对冠状动脉造影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狭窄性病变而临床上尚未出现缺血症状者,尽管还不能明确诊断冠心病,但应视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给予积极预防,也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并祛除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包括: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固定性狭窄(常在75%以上)。
②冠状动脉痉挛,如变异型心绞痛。
③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先天畸形。
④非冠状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贫血,甲亢,陈发性心动过速。
⑤低血压,血液黏滞度增高或血流缓慢。
⑥肥厚型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或)冠状动脉痉挛。
(二)发病机制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后果,是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增加心率,左室室壁张力和收缩力可增加需氧量;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其含氧量决定心肌的供氧量。
1.心肌需氧量增加引起心绞痛 供氧量相对恒定,心肌需氧量增加可引起心绞痛,这种情况称为心肌需氧量增加性心绞痛,心肌需氧量增加通常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是劳累,情绪激动或精神应激的生理反应,在从事各项活动时,心肌需氧量增加的快慢具有重要意义,匆忙的行动以及用力将二手举过头的运动特别容易诱发心绞痛,情绪激动对氧供和氧耗比率的影响是复杂的,情绪紧张增加交感神经张力,减少迷走神经活动,同时使血压升高;愤怒可使原先存在狭窄的冠状动脉收缩,但不一定影响耗氧量,诸如进食后从事运动以及因寒战,发热,甲亢,各种原因的心动过速造成的代谢需要增加等因素也可使心肌需氧量增加,从而引起病情稳定的固定型狭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作(研究证实,这类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心肌需氧量均明显增加,特别是心率增加较为明显),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情况不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缺血发作之前有明显的心率增加,形成缺血的可能性与心率增加的幅度和持续时间成正比。
心肌缺血通常都存在着固定的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氧受限,劳累,情绪激动或发热等因素刺激心肌需氧量增加可诱发心肌缺血,从而产生胸部不适。
2.暂时性氧供减少引起心绞痛 已证实,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发作均可由于冠状动脉收缩引起暂时性心肌缺血所造成,有人称之为供氧不足性心绞痛,冠状动脉床有良好的神经支配,多种刺激可改变冠状动脉张力,非闭塞性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引起氧供减少和心绞痛发作的另一原因,但常表现为静息时心绞痛即不稳定型心绞痛,而不是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典型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固定性狭窄程度已足够导致冠脉血流量不足,不能满足运动增加的需氧量,在此基础上,仅有较小的冠状动脉动态收缩就足以造成冠脉流量储备功能的进一步不足,使冠状动脉血流量降到关键性水平以下,引起心肌缺血。
3.固定性阈值和可变的阈值心绞痛的比较 在慢性心绞痛病人中,心绞痛阈值变化范围可有很大差别,通过增加需氧量而发生的固定阈值的心绞痛病人,基本上没有血管收缩的动力学成分改变,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水平是相对恒定的,患者能预知诱发心绞痛的体力活动量,病人进行运动试验时,诱发心绞痛或心电图缺血表现的血压心率乘积是恒定或接近恒定的。
心绞痛阈值可变化的病人,大部分有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冠状动脉收缩可使血管产生动态狭窄,这在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典型的心绞痛阈值可变化,病人有时能完成相当大量的体力活动而不出现症状;有时较轻度的体力活动就引起临床和(或)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甚至静息时也会发生心绞痛,如外界环境寒冷使心绞痛易于发作,这是因为前者一方面使静息或运动时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动脉压增高,通过需氧量增加,使出现心绞痛的阈值降低;另一方面它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这是心绞痛阈值降低的另一原因。
4.混合型心绞痛 这个术语是由Maseri提出的,用以描述许多界于固定性和可变阈值之间的心绞痛,理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心肌缺血关系,对选择抗心肌缺血药物以及用药时间有重要意义,在心肌的需氧和供氧的不平衡中,需氧量增加所占的比重越大,则β阻滞药有效的可能性也越大,治疗血管收缩占主要因素的心绞痛发作时,用硝酸酯盐和钙拮抗药更为有效,在缺血发作之前先有心肌需氧量增加,即表示有需氧量增加性心绞痛,据此可选用β阻滞药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其斑块表面光滑,无溃疡,出血,血栓等急性因素存在。

症状

衰弱
胸痛
内脏痛
收缩期杂音
冠状动脉痉挛
放射性疼痛
胸闷
气短
肺部啰音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

治疗科室

内科
心内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1-3个月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
银杏叶片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心电图
血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

建议食物

芝麻
核桃
黑豆
章鱼

饮食禁忌

螺丝菜
干腌菜
啤酒
红葡萄酒

建议饮食

青菜饭
什菜面
干菜油酥烧饼
鸡肉冬菜饼
白菜包子
蔬菜杂烩粥
青菜包
大白菜饺

建议药物

马来酸氨氯地平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银杏叶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
复方丹参片

药物详细信息

丽珠制药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
杏灵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巴中普瑞马来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氨氯地平片)
九惠制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
端信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
仁盛制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
叶开泰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天津亚宝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以岭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润邦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康缘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晨牌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普德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扬子江药业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北京同仁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
在田药业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片)
东乐制药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康恩贝银杏叶片(银杏叶片)
北京益民药业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红林制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康普药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黄河药业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天赐福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