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内分泌科 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糖代谢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

描述

糖代谢异常为内分泌代谢疾病,其中有血糖升高、降低两种。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低血糖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低于2.8mmol/L产生的躯体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常伴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或)大脑功能障碍的征象。低血糖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因素招致血糖低于50%~55%以下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症状。

预防

有效的预防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在于预防原发的躯体疾病,同时,加强病前良好性格的养成及患病后心理健康的维护,糖尿病的预防如下:
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措施的对象是一般人群,目的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又称为初级预防,一级预防措施包括:
1.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人群预防是病因预防,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教育对象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还着眼于以预防为目的的公共教育,使整个社会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2.预防和控制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肯定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尤其是高血压肥胖者,减轻体重就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肥胖者应严格限制吃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防止能量的过分摄取。
3.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经常性的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的功能,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4.提倡膳食平衡 提倡膳食平衡首先要调节饮食,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可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取代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有益于控制血糖,改善脂蛋白构成,因此富含纤维素的天然食品如谷类,水果,蔬菜应该首选,其次,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血清胆固醇是饱和脂肪酸高水平摄入的标志,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且血清胆固醇高的人尤应注意避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过多,提倡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碳水化合物可占总热量的50%~60%,限制脂肪摄入到总热量的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
5.戒烟,限酒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就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通过定期筛查尽量做到糖尿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二级预防强调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定期筛查,以尽早发现,早诊断,尽早给予治疗,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者,糖尿病的筛检不仅要查出隐性糖尿病人,未引起注意的显性糖尿病人,而且要查出IGT(糖耐量低减)者,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其转归具有双向性,既可转为糖尿病,又可转为正常,因此,在此阶段采取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高危人群指:年龄在45岁以上,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肥胖者,曾患妊娠糖尿病的妇女,娩出过巨大儿的妇女,高血压者,高血脂者,对45岁以上的人来说,应该每3年进行1次血糖检测,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肥胖或超重的人来说,每1~2年进行1次检测。
三级预防:是针对病人的预防措施,强调糖尿病的规范的治疗和疾病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遗传和心理,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是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相对就更为复杂,除与糖尿病致病因素相关外,尚与糖尿病的不同类型也有关,(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将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分为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代谢紊乱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和脑功能障碍是产生神经精神症状的生物学基础。
低血糖症伴发精神障碍的病因主要是低血糖使脑功能紊乱产生的精神神经症状。
(二)发病机制
1.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Ⅰ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根据单卵双生子的研究,糖尿病的共显性接近50%,而在Ⅱ型糖尿病中关系更为密切,很多病人有阳性家族史,单卵双生的共显率高达90%以上。
(2)心理因素:一些临床观察阐明,糖尿病发作与灾难性事件有关,特别是酸中毒或昏迷常被认为是由情绪的激发所致,高北陵(1996)指出,Ⅰ型糖尿病者发病前双亲死亡,家庭破裂等生活事件发生率高,而Ⅱ型者经受的灾难性生活事件则更多,唐雅文等(1996)报道了47例糖尿病人中,所有病人在发病前都有重大事件发生,其中79%发生在2年前,许多研究指出,糖尿病人的性格也有许多特征,如内向,情绪不稳,被动,依赖,幼稚,不安全感,优柔寡断等,上述因素对精神障碍的出现及其程度也有一定关系。
(3)糖尿病引起的酮中毒及合并的动脉硬化,微血管改变与精神障碍的发生也有关,在胰岛素及抗生素应用前,糖尿病人的主要死因为酮症酸中毒及合并感染,而今,慢性血管病变已成为糖尿病神经精神症状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病变包括大中血管和微血管,主要为动脉硬化所引起的各系统及脏器的功能异常而出现多种躯体,神经,精神症状。
(4)神经系统改变常出现在病程长,病情控制不良的病人,以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损害最为多见,伴有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维生素缺乏与长期持续的代谢障碍有关。
(5)维生素缺乏和代谢障碍学说:有人根据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与维生素B1缺乏症和慢性酒精中毒类似,部分病例给予复合维生素B及B12后症状好转而认为糖尿病的一些临床改变与此有关,但也有不少人持不同意见,考虑到糖尿病昏迷时,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不一定与血糖值一致,但与酮症酸中毒等综合性代谢障碍程度密切相关,由此认为高血糖非神经系统损害的直接原因,而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继发性代谢障碍致病学说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2.低血糖伴发精神障碍 正常血糖浓度波动在3.38~8.3mmol/L(60~150mg/dL)范围内,由于血糖是脑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短暂的低血糖即可影响大脑功能,在正常机体内,血糖浓度的稳定主要受自主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时,下丘脑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使血糖下降,当浓度低于正常时交感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而使血糖回升,无论任何原因造成食物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肝糖原贮存不足,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组织耗能过多或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等,均可发生低血糖症,低血糖症临床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功能性低血糖症,是由服用降糖药,注射胰岛素,饮酒,胃肠吻合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引起。
其中有一种称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是自发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见于情绪不稳和神经质的中年妇女,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糖代谢调节欠稳定,或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胃排空加速,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另一类为器质性低血糖症,主要是由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引起,其他还可因肝脏疾病,脑垂体,甲状腺等功能减退所致,由于脑组织本身所储备的糖原较少,尤以大脑皮质(只占73mg%),因此血糖过低时对机体的影响以神经系统最大,尤以脑及交感神经为主,对脑的影响以发育最晚,功能最高的部位最易,最先受累,从大脑皮质,逐渐沿及皮层下,包括基底节,下丘脑及自主神经中枢,最后影响到中脑及延脑,故低血糖症时会产生多种神经精神症状。

症状

共济失调
幻觉
对称性肌无力
乏力
恶心
攻击行为
复视
幻听
感觉障碍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013%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低血糖症

治疗科室

内科
内分泌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愈率

20%

常用药物

盐酸二甲双胍片
降糖宁胶囊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血常规
血液电解质检查
便常规
病理反射检查

建议食物

芝麻
腰果
莲子
核桃

饮食禁忌

咸鸭蛋
鸭肝
鸡肝
花生仁(炸)

建议饮食

双菇番茄黄瓜紫菜汤
紫菜豆腐汤
菠菜豆腐汤
胡萝卜菠菜汁
莲藕发菜冬菇汤
藕馅水饺
木瓜胡萝卜玉米粥
木瓜鲜奶饮

建议药物

玉泉颗粒
消渴平片
消渴灵片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渴乐宁胶囊
米格列醇片
伏格列波糖片
降糖宁胶囊
盐酸二甲双胍片
十八味诃子利尿胶囊
天麦消渴片
抗饥消渴片

药物详细信息

海王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北京中惠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北京永康药业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吉林天强制药降糖宁胶囊(降糖宁胶囊)
万晟药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北京同仁堂(唐山)玉泉颗粒(玉泉颗粒)
辅仁堂降糖宁胶囊(降糖宁胶囊)
以岭药业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富格药业天麦消渴片(天麦消渴片)
康普药业消渴平片(消渴平片)
吉特药业消渴灵片(消渴灵片)
中联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片)
常州制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片)
卜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北京同仁堂抗饥消渴片(抗饥消渴片)
晶珠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胶囊(十八味诃子利尿胶囊)
华洋药业渴乐宁胶囊(渴乐宁胶囊)
百姓堂药业降糖宁胶囊(降糖宁胶囊)
倍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德艾欣(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维奥制药米格列醇片(米格列醇片)
倍欣(伏格列波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