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肠道瘘

外科 普外科 疾病百科

名称

主动脉肠道瘘

描述

主动脉肠道瘘(aortoentericfistula,AEF)是指主动脉与邻近肠道发生的病理性沟通。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AEF即无主动脉手术病史,而是由于主动脉本身的病变致动脉壁侵蚀直接穿破至邻近肠腔,临床多见于十二指肠;继发性AEF则是由于主动脉手术后,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形成假性动脉瘤等,继而破裂穿入肠道,故继发性AEF又称移植物(人工血管)-肠瘘。继发性的AEF较之原发性者常见得多。

预防

预防复发的关键是防止感染的发生,应用广谱抗生素是必须的,术中除取组织,分泌物作培养外,在关腹之前必须大量反复冲洗,应用有活力的组织,如大网膜,椎前筋膜等覆盖于已修补好的肠道上及腹主动脉的残端(行解剖外旁路重新建立下肢循环的病例),借以隔离肠道及血管(图1),对于原发性AEF患者,若采取置换人工血管方法,则应用PTFE材料人工血管,该材料目前认为对抗感染力强度远胜于Dacron材料,术后可行CT或MRI检查,以期早期发现AEF的再发。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主动脉病变 原发性AEF多发生于腹主动脉,常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腹主动脉瘤(肾下型)扩张侵蚀直接穿破入肠道,比较罕见的原因是真菌性的,梅毒性的或者外伤性的动脉瘤发生破裂所致,另外原发性主动脉炎,动脉的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亦为主动脉肠道瘘主要原因。
2.胃肠道病变 如肠系膜结核,沙门菌(Salmonella),梅毒和真菌病等并发肠道穿孔时,侵蚀腹主动脉壁而发生内瘘,亦有十二指肠憩室炎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侵蚀腹主动脉的报道。
3.胆道和胰腺疾病 如胆石症,坏死性胰腺炎,胰腺癌等胆道系统和胰腺病变也可因侵蚀腹主动脉而穿破。
4.主动脉手术 随着血管外科的广泛开展,动脉内膜切除,动脉瘤切除术后并发动脉肠道内瘘,已屡见不鲜,并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切除或血管移植的技术不当,吻合口周围形成脓肿或者缝线不牢固而发生断裂,血管吻合处或自体血管移植后继发假性动脉瘤,或系手术时误伤十二指肠或十二指肠血供等,均可形成内瘘,据报道此瘘多半发生于动脉瘤破裂的急诊切除术后,而择期手术则较少发生。
(二)发病机制
原发性AEF有一半以上是由于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扩张侵蚀或直接穿破入肠道内,多数发生于腹膜后第3段和第4段十二指肠(60%~70%),Reckless等(1972)对腹主动脉瘤自发性破入肠道的131例做了总结,发现57%破入十二指肠第3段或第4段,其次为空肠,胃以及乙状结肠,十二指肠容易受侵犯是与第3,4段横过腹主动脉如同进入拱门那样,解剖位置固定且又位于腹膜后有关。
继发性AEF则发生于腹主动脉重建后,可发生于移植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发病机制虽不完全明了,但其基本的发病因素是移植的腹主动脉机械性侵蚀十二指肠形成假性动脉瘤所致,不断扩大的动脉化性动脉瘤或不断扩张的移植血管压迫前面的十二指肠或其附近的肠管,侵蚀肠道壁致溃烂而成AEF,引起消化道出血,另一种发病的因素是由于血管移植吻合口发生崩裂,导致腹膜后血肿及假性动脉瘤形成,炎症反应,或吻合口与其前面的肠管发生粘连,机械性的压迫而导致肠后壁变得薄弱,含细菌毒素和消化酶的肠内容物渗出,周围炎症感染成一脓腔蔓延至吻合口处,使肠腔与假性动脉瘤相通,最终形成AEF,假性动脉瘤不一定同时有感染。

症状

反复出血
无力
休克
官爵银
收缩期杂音
腹痛
乏力
涂友宝
发热伴寒战

医保范围

患病率

发病率约为0.006%-0.009%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败血症

治疗科室

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愈率

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75%

常用药物

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
赛霉安散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CT检查
十二指肠钡餐造影
血常规
细菌学检验
血管造影
肠镜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盐酸丁卡因注射液
克比热提片
美辛唑酮栓
赛霉安乳膏
消肿痔疮片
赛霉安散
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

药物详细信息

东信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
湖北四环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吲哚美辛呋喃唑酮栓)
赛霉安赛霉安散(赛霉安散)
盘龙克比热提片(克比热提片)
山西仟源美辛唑酮栓(美辛唑酮栓)
福建泉州亚泰赛霉安乳膏(赛霉安乳膏)
贵州汉方消肿痔疮片(消肿痔疮片)
湖北潜江美辛唑酮栓(美辛唑酮栓)
黑龙江惠美佳美辛唑酮栓(美辛唑酮栓)
黑龙江富东美辛唑酮栓(美辛唑酮栓)
江苏九旭盐酸丁卡因注射液(盐酸丁卡因注射液)
陕西盘龙克比热提片(克比热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