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嗜皮菌病
描述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病主要在动物中传播,是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已在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发现,人类感染病例罕见。1960年Dean等在美国纽约发现4例患者在与病鹿接触后发生了此病。本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亦可自愈。迄今未发现系统性感染的病例。
预防
日常预防
避免接触牛,马,鹿和山羊,如接触后出现症状,要尽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嗜皮菌属放线菌目嗜皮菌科,典型菌种为刚果嗜皮菌,其主要特征为好氧或兼性厌氧,基内菌丝体粗,0.5~5µm,被硬胶质囊包裹着,横隔分裂,成熟后菌丝体裂为碎片和球状体,遇合适条件变为能运动的孢子(游走孢子),孢子直径0.5~1µm,顶端生5~7根鞭毛,萌发成菌丝,波曲状,有横隔,孢子可在菌丝体内萌发,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体按纵,横方向分裂产生扁平体,横向分裂产生侧支。
(二)发病机制
嗜皮菌侵入人体,萌发成菌丝,菌丝体按纵,横方向分裂产生扁平体,横向分裂产生侧支,遇合适条件,孢子可在菌丝体内萌发,变为能运动的孢子(游走孢子),导致损害,损害溃破时,呈淡红色火山口样表现,伴有淡黄白色脓液渗出,损害恢复过程中,先出现带棕色的结痂,持续数天至1周,形成带紫红色的瘢痕。
症状
脓疱 |
结痂 |
丘疹 |
溃疡外观呈火山口样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8%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瘢痕疙瘩 |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2-4月
治愈率
90%
常用药物
头孢氨苄胶囊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
皮损 |
皮肤真菌镜检 |
脓汁和创伤感染标本细菌学检查 |
涂片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氨苄西林胶囊 |
头孢拉定胶囊 |
阿莫西林颗粒 |
头孢克洛颗粒 |
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头孢氨苄胶囊 |
麦迪霉素片 |
乙酰螺旋霉素片 |
司帕沙星分散片 |
头孢呋辛酯胶囊 |
依诺沙星乳膏 |
头孢丙烯分散片 |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
乳酸左氧氟沙星片 |
克拉霉素分散片 |
头孢拉定分散片 |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
灭菌结晶磺胺 |
药物详细信息
康裕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胶囊) |
联邦左福康盐酸左氧氟沙星胶(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阿莫仙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颗粒) |
联邦安必仙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鲁抗阿莫西林颗粒(阿莫西林颗粒) |
孩尔欣头孢克洛颗粒(头孢克洛颗粒) |
运泰(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 |
银力舒(头孢丙烯分散片) |
申优(头孢拉定分散片) |
申洛(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
康良头孢拉定胶囊(头孢拉定胶囊) |
安必君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佳乐弗乳酸左氧氟沙星片(乳酸左氧氟沙星片) |
鲁神乙酰螺旋霉素片(乙酰螺旋霉素片) |
鲁抗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
鲁抗麦迪霉素片(麦迪霉素片) |
珠海联邦头孢拉定胶囊(头孢拉定胶囊) |
科田依诺沙星乳膏(依诺沙星乳膏) |
朗瑞(司帕沙星分散片) |
达力新(头孢呋辛酯胶囊) |
浙江巨泰灭菌结晶磺胺(灭菌结晶磺胺) |
安徽新世纪盐酸左氧氟沙星胶(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克隆雷克拉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