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中毒症

疾病百科 营养科

名称

维生素D中毒症

描述

维生素D中毒症(vitaminDintoxication)是医源性疾病之一,VitD中毒主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鱼肝油、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2(胆钙化醇或胆维丁)和维丁胶性钙等。当机体大量摄人维生素D,使体内维生素D反馈作用失调,肠吸收钙与磷增加,血钙浓度过高,降钙素调节使血钙沉积于骨与其他器官组织,影响其功能。

预防

①严格掌握VitD预防或治疗用量,预防量每日口服不超过400IU,应向家长宣传VitD过量的危害性,要按医嘱用药,强化维生素AD牛奶,可以适量补充VD量不致发生中毒。
②需要作突击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儿过去所用VitD剂量,根据所见中毒病例多数是在长期大量口服鱼肝油的基础上,再加D2或D3注射后更易出现中毒症状,故用注射大剂量前一定要掌握适应症。
③用一般VitD剂量疗效不满意时,应检查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后再决定是否用突击疗法。
④一般营养性佝偻病的防治尽量避免大剂量VD突击,在必须应用大剂量VitD治疗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每月测定血钙有无中毒迹象,必要时每半月测查一次,应该注意VitD是一种蓄积性药物,长期贮存于体内脂肪和肌肉中,所测知钙水平代表数月治疗的总和。
⑤实践证明VD20IU与40万IU效果相同,必须大剂量VitD突击治疗时,最好不超过20IU,一般不用第二次注射,肝,肾及胃肠功能正常的小儿口服VD与肌注效果相同,口服安全,非必要时不用肌注。

病因

①未详细了解患儿过去所用维生素D剂量,简单告以“多吃”或“常吃”鱼肝油,而忽略告诉家长D制剂的正确用量及疗程,以及有家长认为维生素都是营养药,吃得越多越好,就给孩子长期服用。
②未全面分析患儿佝偻病的诊断及其轻重程度,甚至仅因多汗一个症状或枕秃,郝氏沟等一个体征,就给以大剂量突击治疗。
③片面满足家长要求,认为“打针省事”或“打针管事”,连续流利数次D2或D3。
④诊断错误,如有出牙晚,走路迟,烦躁,多汗,后枕秃,体弱等症状中一二项,即误为佝偻病而给突击疗法,X线检查也常把尺骨远端正常变异误诊为佝偻病。
⑤对维生素D敏感的患儿每天摄取维生素D4000IU,经1~3月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症状

昏迷
腹泻
便秘
低热
抽搐
恶心
多尿
钙化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1%

易感人群

见于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维生素D中毒

治疗科室

营养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2-3个月

治愈率

60%

常用药物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注射用鲑鱼降钙素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尿蛋白质
尿钙(Ca2+,Ca)
骨显像
维生素
维生素D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建议食物

鹿肉
鹅肉
松子仁
葵花子仁

饮食禁忌

松花蛋(鸭蛋)
鸡蛋黄
杏仁
腐竹

建议饮食

小麦粥
荞麦粥
杂粮粥
黄瓜粳米粥
苦瓜瘦肉汤
萝卜豆腐汤
甘笋酸梅汤
清炒木耳菜

建议药物

注射用鲑鱼降钙素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注射用鲑降钙素

药物详细信息

金尔力(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达芬盖(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威尔曼制药注射用鲑鱼降钙素(注射用鲑鱼降钙素)
盖瑞宁(注射用鲑降钙素)
盖瑞宁(注射用鲑降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