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女性尿道癌
描述
原发性尿道肿瘤临床上较少见,女性尿道较短、但癌发病率比男性尿道癌为高,好发于40~60岁,恶性肿瘤包括癌、肉瘤,黑色素瘤等,病理分类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达40%左右。其次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占30%,腺癌占23%,未分化癌占1%。其发病率比男性高4~5倍,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017%,早期即可有尿道流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肿瘤增大,也会引起排尿困难。治疗困难,预后较差。
预防
1、养成洗手习惯:调查发现,人的双手粘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衣原体、支原体等,它们可通过解便这一环节侵入尿道引起感染,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饭前与便后。
2、讲究个人卫生:要勤洗澡,不提倡洗盆浴,衣物要单独存放;要经常换洗内裤,特别是新内裤或长久不穿的内裤,穿之前要清洗晾晒,穿透气好、吸湿性强的棉织品内裤,尽量少穿紧身裤或牛仔裤,多穿透气性好的裙装,这对保护女性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病因
尿道癌的病因不详,推测原因有以下几种: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尿道炎,慢性尿道炎,男女都可发病。男性多与前列腺炎同时存在,女性尿道短,病菌更容易侵入。该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人群中的30%–45%左右。
与尿道增生性病变恶变有关,如尿道肉阜,乳头状瘤,有报道在一组女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后,6%~13%发生尿道癌,多侵犯近端尿道,病因如下:A.尿道上皮细胞多中心同源起源性:整个泌尿系统均覆盖着移行上皮,具同源性,尿道肿瘤多器官发病率为46.2%,发病的次序是顺尿流方向,B.泌尿系肿瘤的淋巴转移,直肠癌,阴道癌等转移到尿道;C.手术中的挤压,经尿道操作或排尿种植,随着经尿道腔镜治疗膀胱癌的增多,应考虑脱落的肿瘤组织细胞种植到尿道的可能性。
与产伤,性生活损伤因素有关。
尿道化学药物灌注继发或伴发尿道癌。
与人类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有关,有研究表明59%的尿道肿瘤HPV阳性。
发病机制
尿道癌分远段癌和近段癌,前者癌灶位于尿道口至尿道前1/3段,也可逐渐扩展至全尿道或累及外阴,后者癌灶位于尿道其余2/3,较容易侵犯全尿道。
原发性尿道癌以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多见,其次是腺癌及移行细胞癌等,转移途径包括血行,淋巴和局部浸润,其中以淋巴转移和局部浸润为主,远段尿道癌可转移至腹股沟深,浅淋巴结,而近段尿道癌可转移到盆腔淋巴结及髂内,髂外及闭孔淋巴结。
鳞癌来源于远端的鳞状上皮或移行上皮因炎症反复刺激引起的鳞状化生,其分化程度不一,分化较好的可看到癌珠及细胞间桥,分化差者则呈明显异型性,并见较多的核分裂象。
尿道癌多呈局限性和持续性生长,Delela报道,50%的病人就诊时为局限性病变,可向尿道远近两端至膀胱和外阴生长,也可浸润性生长至阴道。
女性尿道癌分期常用Grabstald分期:
O期:原位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层。
A期:病变达黏膜下层。
B期:病变浸润尿道肌层。
C期:病变浸润尿道周围器官。
C1期:浸润阴道壁肌层。
C2期:浸润阴道壁肌层及黏膜。
C3期:浸润邻近器官如膀胱,阴唇及阴蒂。
D期:出现远处转移。
D1期:腹股沟淋巴结有转移。
D2期:盆腔淋巴结有转移。
D3期:腹主动脉分叉以上淋巴结有转移。
D4期:远处器官转移。
症状
尿失禁 |
尿频 |
血尿 |
泌尿生殖窦 |
性交困难 |
尿痛 |
脓肿 |
尿急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01%
易感人群
40~60岁的女性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尿道狭窄 |
治疗科室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康复治疗 |
手术治疗 |
治疗周期
30天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医学检查
尿常规 |
膀胱镜 |
尿路平片 |
建议食物
莲子 |
葵花子仁 |
白果(干) |
黄豆粉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腐竹 |
白扁豆 |
建议饮食
橄榄粥 |
橄榄虾仁 |
黄瓜拌绿豆芽 |
绿豆芽饺 |
紫菜芙蓉汤 |
紫菜豆腐羹 |
马兰头拌豆腐 |
马兰头菜粥 |
建议药物
Ⅰ |
药物详细信息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
辽宁卫星生物注射用重组人白(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