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描述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可引致二尖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Fisher于1902年即报道2例先天性二尖瓣畸形,60年代以后报道的病例日益增多。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常与房室管畸形,大动脉错位、单心室、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左心室流出道或主动脉出口狭窄、主动脉缩窄,法乐四联症等多种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合并存在。单独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很少见,在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的尸检材料中仅占0.6%,在临床病例中占0.21~0.42%。二尖瓣由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和左心房壁等结构组成,任何一个或数个组成结构发育异常均可产生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大多数病例多种组成结构均发育异常,致左侧房室血流通道多处发生狭窄。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导致发育不全。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临床表现与后天获得的二尖瓣病变相似,但呈现症状的时间早,且无风湿热病史,约30%的病人在出生后1个月内、75%在出生后1年内呈现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气急、端坐呼吸、肺水肿和反复发作肺部感染。病情严重者由于并发肺循环高压,呈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发绀。
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注意一些潜在的全并症并积极处理,是防止引起更为严重的危害的唯一有效措施,在手术效果上,二尖瓣狭窄病例,瓣膜修复整形术的手术死亡率为25~4%,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手术死亡率则仅3~1%,瓣膜替换术在二尖瓣狭窄病例手术死亡率为2~6%,二尖瓣关闭不全为3%,术后生存的病例虽然半数以上左心房,左心室之间仍有残余的舒张压差或心尖区仍可听到收缩期杂音,但近9%的病例心功能恢复到I级。
病因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导致发育不全,从病因病理方面来考虑,本病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若发育不良的二尖瓣通过短的腱索附着到单组左室后中乳头肌上,且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回声增强,活动受限,同时可显示左室单组后中乳头肌,短的腱索附着和二尖开放受限,胸骨旁短轴,心尖观和M型超声也可见二尖瓣开放受限,则称为降落伞二尖瓣畸形
(2)双孔二尖瓣畸形
超声表现为左房室瓣倍增,显示为两个分开的瓣口,胸骨旁短轴观显示最理想,心尖观也能显示两个分开的瓣口和各自的瓣下支持结构,瓣下腱索和乳头肌发育异常,双孔二尖瓣畸形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两组乳头肌不对称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两组乳头肌的先天性二尖瓣狭窄超声表现为二尖瓣回声增强,开放受限,前外侧乳头肌为优势乳头肌,后中乳头肌较小。
(4)两组乳头肌旋转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超声显示患者左室两组乳头肌明显旋转,变为内前和外后排列,二尖瓣口的方向也随之旋转。
(5)三组乳头肌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患者左房室瓣与右房室瓣存在正常的偏移关系,但超声显示左室三组乳头肌,三个联合部位和三个瓣叶。
症状
抬举性搏动 |
震颤 |
紫绀 |
心力衰竭 |
收缩期杂音 |
二尖瓣返流 |
第一心音亢进 |
端坐呼吸 |
气急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2%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房室管畸形 |
单心室 |
心室间隔缺损 |
治疗科室
外科 |
心胸外科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5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
医学检查
心电图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造影检查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
建议食物
鹿肉 |
南瓜子仁 |
莲子 |
栗子(熟) |
饮食禁忌
鸡肝 |
杏仁 |
白扁豆 |
银鱼 |
建议饮食
白菜粥 |
椒盐白菜 |
鸡冠白菜 |
珊瑚白菜 |
炸肉馅白菜盒 |
桔汁白菜 |
玻璃白菜汤 |
三丝白菜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