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牙斑
描述
牙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当牙菌斑量较少时,肉眼是很难观察到的,通常用菌斑指示剂可以很好地显示。牙斑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牙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预防
1、坚持早晚有效刷牙
2、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应该注意饮食的选择。家长应给孩子多吃能促进咀嚼的蔬菜,如芹菜、卷心菜、菠菜、韭菜、海带等,有利于促进牙龈的发达和牙齿的整齐。
3、定期去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
病因
引起牙菌斑的原因复杂,现在公认的理论有以下三个:
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每个人的唾液中都含有这种物质,当它与牙齿接触时,可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这种膜被称为获得性膜。它为口腔细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证明,龈沟是牙齿最先形成获得性膜的部位。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获得性膜对细菌附着具有重要性。观察发现,当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很快就有细菌附着上去,说明附着速度很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最先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血型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细菌在获得性膜的表面生长,并能产酸,使糖蛋白沉积。血型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能合成葡聚糖,与沉积的糖蛋白一起构成牙斑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据有关资料分析,认为成熟的牙斑的细菌比例是:兼性厌氧链球菌27%,兼性类白喉杆菌23%,厌氧类白喉杆菌18%,胨链球菌13%,韦永氏菌6%,拟杆菌4%,梭状菌4%,奈瑟氏菌3%,弧菌2%。成熟牙斑中致龋性菌为变形链球菌、放射菌、血型链球菌和乳杆菌。
症状
牙齿颜色异常 |
绿牙或棕褐色牙 |
牙痛 |
牙齿呈棕黑色 |
牙齿松动和脱落 |
牙齿发黄 |
牙齿发黑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100%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传染性
接触传染性
并发症
牙周炎 |
治疗科室
五官科 |
口腔科 |
治疗方式
有效刷牙,洁治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10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元左右)
医学检查
口腔内窥镜 |
唾液富酪蛋白 |
建议食物
咸鸭蛋 |
鸡肝 |
松子(炒) |
南瓜子仁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绿豆 |
豆腐 |
建议饮食
玉米蒸饺 |
猪肉玉米粥 |
玉米粉燕麦粥 |
牛乳红茶 |
番茄西柚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