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肠腺瘤
描述
小肠腺瘤是发生于小肠黏膜上皮或肠腺体上皮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十二指肠和回肠,体积小、带蒂,呈息肉样生长,是一组由纤维血管为核心覆盖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息肉样突出物所构成,故又称肠息肉。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小肠腺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空肠较少,一般来自肠黏膜上皮或腺上皮,多向肠腔内突出,可为单发或多发,往往带蒂,其游离端常指向远端,腺瘤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毫米,大者可达3~4cm。
(二)发病机制
小肠腺瘤与大肠腺瘤一样,根据其组织学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
亦称腺瘤样息肉或息肉状腺瘤,以发生于十二指肠最多(41.3%),其次为回肠(34.3%),空肠较少(22.3%),多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的病例可集中在一段肠管或全部小肠,甚至整个胃肠道,此种腺瘤呈息肉状,大多有蒂,据统计,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例50%可伴发小肠腺瘤,很多病例无症状,出现症状者以出血较多,亦可引起肠套叠。
2.绒毛状腺瘤
亦称为乳头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最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内,但亦仅占十二指肠肿瘤的1%~3%,从十二指肠开始向远侧肠管逐渐减少,体积较管状腺瘤大,0.5cm~8.5cm不等,但大多数<5cm。
3.混合性腺瘤
亦称绒毛腺管状腺瘤,上述两种结构并存,生物学行为介于上述二种腺瘤之间。
另外尚有非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hyperlastic polyp)和炎性息肉(infammatory polyp),一般可自行消失,错构瘤性息肉如: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简称PJS)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其特点是:①口唇,颊黏膜,牙龈,手足屈侧的皮肤有黑色素斑(简称黑斑),不高出皮肤及黏膜表面,大小约1~4cm,多在儿童和青春期出现;②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以空肠多发,大多有蒂,组织学上为一种错构瘤;③有家族遗传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肠套叠是本病的急性并发症,少数可癌变。
症状
钝痛 |
面色苍白 |
腹泻 |
黑便 |
肠痉挛 |
腹痛 |
胃肠道出血 |
恶心 |
消瘦 |
嗳气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肠套叠 |
治疗科室
外科 |
普外科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4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医学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 |
造影检查 |
内镜检查 |
腹部CT |
肠镜 |
剖腹探查 |
气钡双对比造影 |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
建议食物
薇菜 |
鸡蛋 |
鸽蛋 |
鸡肉 |
饮食禁忌
啤酒 |
红葡萄酒 |
白酒 |
螃蟹 |
建议饮食
香菇薏米饭 |
奶油白菜 |
香菇油菜包 |
番茄芹菜汁 |
芹菜炒香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