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儿苯丙酮尿症
描述
小儿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导致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父母双亲均有染色体缺陷,但无症状,近亲结婚者子女发病率高。患儿出生时正常,随着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该病已作为产科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预防
避免亲缘结婚,杂合子之间不应婚配。开展新生儿筛查以早期发现PKU病儿,早期开始治疗,以防止发生智力低下。每个新生儿都应该作尿布试验,以便早确诊,早治疗。
对有本病家族史的夫妇必须采用DNA分析或检测羊水中蝶呤等方法对其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以决定是否作选择性人工流产。
目前,我国PKU患儿中约80%基因突变已明确,还有约20%的基因突变机制未明。每个PKU家庭存在两个突变基因,因此基因诊断可有三种结果:
1、两个突变基因均能诊断清楚。
2、一个突变基因诊断清楚、另一个突变基因诊断不清。
3、两个突变基因均不能诊断清楚。前两种结果可提供产前诊断,第三种结果在鉴别非经典型PKU的前提下,通过连锁分析可以做间接基因诊断时也可进行产前诊断。
由于PKU是遗传性疾病,进行基因诊断时需要患儿和父母同时留取血样,同时因突变基因的种类繁多,分析复杂,因此基因诊断应提前在再次怀孕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行,这样才能在妊娠时依据基因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诊断。
苯丙酮尿症在出生后数天就能从血、尿中化验出来。所以目前很多国家已将这种病列为新生儿期普查的疾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系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的缺陷所致。
(二)发病机制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是人体必需氨基酸,食入体内的Phe一部分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一部分通过苯丙氨酸羟化酶作用转变为酪氨酸,仅有少量的Phe经过次要的代谢途径在转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苯丙酮酸。
苯丙氨酸羟化酶
PKU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导致PAH活性降低或丧失,Phe在肝脏中代谢紊乱所致,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酪氨酸及正常代谢产物减少,血Phe含量增加,刺激转氨酶发育,次要代谢途径增强,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并从尿中大量排出,故称苯丙酮尿症,苯乳酸使患儿尿液具有特殊的鼠尿臭味,高浓度的Phe及其异常代谢产物抑制酪氨酸酶,使黑色素合成障碍,Phe增高影响脑发育,导致智能发育落后及出现小头畸形,抽搐痉挛等神经系统症状。
遗传特点
①患儿父母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杂合子);②患儿③患儿母亲每次生育有1/4可能为PKU患儿;④近亲结婚的子女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人类PAH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12q22~12q24.1),PAH基因全长约90kb,有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在57~892bp之间,成熟mRNA约2.4kb,编码451个氨基酸,内含子长度为1~23kb不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展用单链构型多态性分析(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点杂交及DNA序列分析等技术对PKU病人进行基因分析,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了30种以上基因突变,发现外显子7和12的突变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有一些是中国人特有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突变分别导致氨基酸置换,翻译提早终止,mPNA剪切异常,阅读框架移位等。
症状
湿疹 |
酮尿 |
不自主运动 |
震颤 |
小头 |
角弓反张 |
腱反射亢进 |
忧郁 |
惊厥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癫痫 |
治疗科室
儿科 |
小儿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
1-6个月
治愈率
70%
常用药物
盐酸沙丙蝶呤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医学检查
5-羟色胺 |
苯丙酮尿症(PKU)筛查 |
建议食物
鸡蛋 |
鸽蛋 |
鸡肉 |
腰果 |
饮食禁忌
啤酒 |
红葡萄酒 |
白酒 |
螃蟹 |
建议饮食
奶油白菜 |
西式牛奶粥 |
牛奶杏仁粥 |
核桃牛奶饮 |
牛奶玉米汤 |
牛奶蛋花粥 |
豆蔻牛奶饮 |
牛奶麦片粥 |
建议药物
盐酸沙丙蝶呤片 |
药物详细信息
日本株式会社盐酸沙丙蝶呤片(盐酸沙丙蝶呤片) |
科望(盐酸沙丙蝶呤片) |
科望(盐酸沙丙蝶呤片) |
科望(盐酸沙丙蝶呤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