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梅毒
描述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
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预防
梅毒日常预防
1.早期梅毒治疗后,应定期随访2—3年,第一年每3个月,第二年每6个月,第三年年末各检查一次,如一切正常可停止观察。
2.遵守道德规范,严禁淫乱,避免不洁性行为,这是常见的梅毒的注意事项。
3.早期梅毒治愈前禁止性生活,女性梅毒者在彻底治愈前应避免妊娠。这是女性梅毒的预防的关键。
4.3个月内凡接触过传染性梅毒的性侣应予检查,必要时按早期梅毒进行治疗。
5.出现梅毒可疑症状者应去正规医院的性病专科就科,早期诊治,一旦明确诊断,需充分配合医生,彻底治疗。
健康教育
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
(2)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病人的衣物及用品,如:毛巾,衣服,剃刀,餐具,被褥等,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以杜绝传染源。
(3)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4)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不能结婚。
病因
梅毒螺旋体亦称苍白螺旋,1905年被发现。在分类学上属螺旋体体目,密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菌体细长,带均匀排列的6–12个螺旋,长5–20靘,平均长6–10横径0.15靘上下,运动较缓慢而有规律,实验室常用染料不易着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体外人工培养较难,接种家兔睾丸可获得螺旋体。
免疫性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此型抗体不能通过胎盘;感染后4周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另外,TP破坏人体组织,使组织释放一种抗原性心脂酶,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用RPR、USR、VDRL等方法可检出,在感染TP后5–7周或出现硬下疳后2–3周转阳性。
人体抵抗力(25%):
抵抗力人体外存活力低,40℃时失去传染力,56℃3–5分钟、煮沸立即死亡; 潮湿的生活用品上可存活数小时,不耐干燥。对肥皂水和常用消毒剂(70%酒精、0.1%石碳酸、0,1%升汞等)敏感,耐低温。因此,潮湿的生活用品上易携带导致梅毒的病菌。
发病机理
梅毒螺旋体从完整的粘膜和擦伤的皮肤进入人体后,经数小时侵入附近淋巴结,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因此,早在硬下疳出现之前就已发生全身感染及转移性病灶,所以潜伏期的病人或早期梅毒病人血液都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短与病原体接种的数量成反比,一般来说,每克组织中的螺旋体数目至少达107,才会出现临床病灶,若皮内注射106的螺旋体,则常在72小时内出现病灶。给自愿者接种,计算出本病半数感染量(ID50)是57个病原体,平均接种500-1000个感染的病原体即可造成发病。人和家兔的实验接种显示从接种到出现原发性病灶的时间很少超过6个月,在这个潜伏期内用低于治愈量的治疗方案可以延缓硬下疳的发生,但是否能减少全身病变的最终发展还未肯定。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由于免疫的作用,使梅毒螺旋体迅速地从病灶中消除,在感染的第24天后,免疫荧光检测未发现梅毒螺旋体的存在。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潜伏梅毒过去主要用血清试验来检测,现在应用基因诊断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来。
未被杀灭的螺旋体仍在机体内繁殖,大约经6-8周,大量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向全身播散。引起二期早发梅毒,皮肤粘膜、骨骼、眼等器官及神经系统受损。二期梅毒的螺旋体在许多组织中可以见到,如皮疹内、淋巴结、眼球的房水和脑脊液中,随着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建立,产生大量的抗体,螺旋体又绝大部分被杀死,二期早发梅毒也自然消失,再进入潜伏状态,此时称为二期潜伏梅毒。这时临床虽无症状,但残存的螺旋体可有机会再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螺旋体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发生二期复发梅毒。在抗生素问世之前,可以经历一次或多次全身或局部的皮肤粘膜复发,且90%的复发是在发病后第一年中。以后随着机体免疫的消长,病情活动与潜伏交替。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则使螺旋体变为颗粒形或球形。当免疫力下降时,螺旋体又侵犯体内一些部位而复发,如此不断反复,2年后约有30%-40%病人进入晚期梅毒。
在晚期梅毒中,出现典型的树胶样肿,如无任何症状,胸部,心血管透视检查和脑脊液检查阴性,而仅有梅毒血清试验阳性,此时PCR检测也呈阳性,则称为晚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常常侵犯皮肤粘膜、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也有部分病人梅毒血清滴度下降,最后转阴,PCR检测阴性,而自然痊愈。
以上所述是未经过任何治疗的典型变化,但是由于免疫差异与治疗的影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有的病人可以终身潜伏,有的仅有一期表现而无二期症状,或仅有三期梅毒症状。
病理改变
梅毒的基本病变主要是①血管内膜炎,内皮细胞肿胀与增生;②血管周围炎,有大量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晚期梅毒除上述变化外,尚有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肉芽性浸润,有时有坏死。
一、硬下疳:呈血管周围浸润性病变,主要见淋巴细胞,包括CD8+和CD4+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伴有毛细血管内皮的增生,随后出现小血管闭塞。此外,梅毒螺旋体见于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管周围和局部淋巴结中。
二、二期梅毒斑丘疹;特征是表皮角化过度,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侵入真皮乳头,真皮深层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三、扁平湿疣:早期为表皮疣状增生,晚期中央组织坏死,乳头延长,真皮有炎性浸润。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浆细胞浸润,呈袖口状排列,毛细血管增生,伴表皮细胞内外水肿。用银染色法在扁平湿疣中约有1/3病例找到梅毒螺旋体,主要位于表皮内,少数位于浅血管周围。
四、三期梅毒:主要为肉芽肿性损害,血管变化较二期轻微,为上皮样细胞及巨噬细胞组成的肉芽肿,中间可有干酪样坏死,周围大量的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并有一些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常有增生肿胀,甚至管腔堵塞。
五、结节性梅毒疹与树胶肿的区别在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位置的深浅。结节性梅毒疹肉芽肿局限于真皮内,干酪样坏死轻微或缺如,大血管不受累;树胶肿的病变广泛,可累及皮下,干酪样坏死明显,大血管亦常受累。
症状
疱疹 |
斑疹 |
咽痛 |
色素脱失 |
岳军 |
鼻尖上翘呈马鞍状 |
粘膜疹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8%
易感人群
好发于青年男女
传染性
性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垂直传播
并发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心肌梗死 |
主动脉瘤 |
猝死 |
神经梅毒 |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40%
常用药物
依托红霉素片 |
罗红霉素分散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聚合酶链式反应 |
沉淀反应 |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
康氏反应 |
梅毒螺旋体抗体 |
梅毒血清试验 |
灭活血清反应素试验 |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
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 |
螺旋体蛋白补体结合试验 |
建议食物
鸡心 |
芝麻 |
南瓜子仁 |
栗子(熟)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赤小豆 |
白扁豆 |
建议饮食
槐花茶 |
蒲菜粥 |
蚕豆粥 |
空心菜瘦肉粥 |
马兰头拌豆腐 |
蒲公英粥 |
菠菜橘子汁 |
青鱼甩水 |
建议药物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
大败毒胶囊 |
仁青常觉 |
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
依托红霉素颗粒 |
四环素片 |
盐酸美他环素片 |
依托红霉素片 |
罗红霉素分散片 |
红霉素肠溶胶囊 |
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
盐酸多西环素片 |
环酯红霉素片 |
药物详细信息
广东华南依托红霉素片(依托红霉素片) |
倍沙(罗红霉素分散片) |
新红康(红霉素肠溶胶囊) |
白云山三味清热止痒洗剂(三味清热止痒洗剂) |
江西新赣江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康尼(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
同仁堂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安可清盐酸美他环素片(盐酸美他环素片) |
康臣依托红霉素混悬液(依托红霉素混悬液) |
北京首儿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
健民叶开泰国药依托红霉素颗(依托红霉素颗粒) |
上海迪冉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
葵花药业依托红霉素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 |
陕西君寿堂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甘露仁青常觉(仁青常觉) |
达发新(环酯红霉素片) |
以岭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山西黄河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邛崃天银大败毒胶囊(大败毒胶囊) |
南岛四环素片(四环素片) |
玫满(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
江苏正大丰海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 |
江苏联环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