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臭汗症
描述
臭汗症(bromhidrosis),汗腺分泌具有特殊臭味或咸汗被分解后释放的臭味称为臭汗症。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中医的体气,狐气及狐臭属于本病范围。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全身性臭汗症是指小汗腺分泌大量汗液,并被皮面附生细菌分解释放产生特异臭气,常与多汗症伴发,例如足底,趾缝,臭汗与多汗伴发,内服某些药物如砷剂,缬草,磷化物,麝香等均可随汗液排出体表而发出特殊气味。
局部性臭汗症临床上最多见为腋臭和足臭,腋臭是由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中包含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致的臭味,因为大汗腺受内分泌影响,因此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到老年时可以减轻或消失,臭汗症常有家族遗传史,另外,臭汗症与种族有一定关系,如黑人大汗腺分泌旺盛,发病率较高,少见的臭汗症可在精神或神经系统损害时产生,如偏执和精神分裂症等,足臭亦多见于青少年,是由于小汗腺分泌旺盛,若塑胶底鞋,靴,汗液不易挥发,足部湿热易滋生真菌,细菌,被分解后产生不饱和的脂肪酸,发出臭味,亦可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发病机制
全身性臭汗症是指小汗腺分泌大量汗液,并被皮面附生细菌分解释放产生特异臭气,局部性臭汗症是由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中包含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致的臭味。
症状
自觉汗臭 |
色汗 |
腋窝有异味 |
多汗症 |
臭汗 |
多汗且臭味较浓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发病率约为0.005%–0.006%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1-2个月
治愈率
60-70%
常用药物
足光散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医学检查
鼻嗅觉功能检查 |
皮肤试验 |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
建议食物
鸭翅 |
鸡肉 |
莲子 |
核桃 |
饮食禁忌
绿豆 |
黑豆 |
赤小豆 |
虾皮 |
建议饮食
奶油鱼肉 |
冬菇鱼肉羹 |
包心菜猪肉粥 |
建议药物
足光散 |
药物详细信息
中联足光散(足光散) |
健民叶开泰国药足光散(足光散) |
人福医药足光散(足光散) |
一禾足光散(足光散) |
九芝堂足光散(足光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