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恶性蓝痣
描述
恶性蓝痣(malignantbluenevus),罕见。可在原有蓝痣或太田痣的基础上发生,也可一开始即为恶性蓝痣。皮损表浅,可破溃,本病可侵犯局部淋巴结或全身广泛转移。另外,常见一些坏死区,但无交界活性。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如果脸部的色素痣经常受到刮须、摸弄、捏拔等各种磨擦与损伤的刺激,就可能出现痣部发痒、灼痛,痣的体积会有不同程度增大,色泽加深或感染、破溃、出血等,此时必须引起警惕其恶变。为此,喜欢经常用手摸脸上黑痣的人,应尽快改掉这种不良习惯,避免痣发生“质”的变化。
病因
发病原因:
蓝痣由真皮内异常黑素细胞聚集而引致,较为少见,多伴有色素痣,心脏黏液瘤,皮肤黏膜黏液瘤,并与结节性肥大细胞增生相关,其组织学与色素细胞,肥大细胞有一定关系。
蓝痣的蓝灰色外观主要为真皮黑色素经覆盖表皮产生的视觉作用,可见光的长波穿过深部真皮被色素细胞吸收,而短波(蓝色)不能被吸收,进而反射至视者眼中呈蓝色,爆发性蓝痣发生与日晒有关。
发病机制:
黑素细胞一般位于真皮中部,可累及真皮上部或皮下组织。黑素细胞数目较多,在病变的隆起处更多,胞体伸长,呈梭形,散在分布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少数病变中可见噬黑素细胞。病变累及眼部者,除皮肤组织外,其他组织包括深部的骨膜,亦可见黑素细胞浸润。
症状
结节 |
衣玉品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05%–0.0008%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结节病 |
治疗科室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6个月
治愈率
60-7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医学检查
血常规 |
免疫病理检查 |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
皮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