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发疹性毳毛囊肿
描述
发疹性毳毛囊肿(eruptivevellushaircysts)1977年由Esterly等首先报告,呈常染色显性遗传,像表皮囊肿一样,发生于毛囊漏斗部。其最具特征的表现为毛囊横面可见多发性毳毛,手术切除治疗。
预防
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本病后遗症的发生以及降低其严重程度。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母体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二)发病机制
常染色显性遗传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a 囊肿位于真皮中上部,b 囊壁为复层鳞状上皮,c 囊内有环状排列的角质物及多少不一的毳毛。
症状
| 囊肿 |
| 丘疹 |
| 结痂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2%
易感人群
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 先天性厚甲症 |
治疗科室
| 皮肤性病科 |
| 皮肤科 |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 |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2-4周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 普卢利沙星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 免疫病理检查 |
|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
| 皮损 |
| 涂片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 普卢利沙星胶囊 |
药物详细信息
| 江苏亚邦爱普森普卢利沙星胶(普卢利沙星胶囊) |
| 罗欣力普卢利沙星胶囊(普卢利沙星胶囊) |
| 成都倍特普卢利沙星胶囊(普卢利沙星胶囊) |
| 四川科伦普卢利沙星胶囊(普卢利沙星胶囊) |
| 大同五洲通普卢利沙星胶囊(普卢利沙星胶囊) |
| 海南海灵普卢利沙星胶囊(普卢利沙星胶囊) |
| 白云山制药总厂普卢利沙星胶(普卢利沙星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