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非哺乳期乳晕部瘘管
描述
非哺乳期乳晕部瘘管(fistulaofareolaoutoflactation)是发生在乳晕部位的乳腺大导管的局部感染性病变,男女均可发病。临床以乳晕区复发性瘘管为特点,又称非泌乳乳腺脓肿,非泌乳乳晕周围脓肿、慢性乳晕下脓肿、乳腺瘘,乳腺大导管肉芽肿等。Zusks等根据该病的组织学变化后将其命名为乳管瘘。因本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有报道0.5~102个月,最长20年,多数病程为1~3年。单纯抗生素治疗无效,必须手术治疗。
预防
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非哺乳期乳晕区感染乃至形成瘘管的机理尚不一致,Patey推断与主乳管先天性畸形有关,还有人认为是大乳管的局部感染向外破溃而成,也有人认为系皮肤感染蚀破乳管所致,有作者认为瘘管外口均在乳晕区附近,是因乳晕区皮肤有丰富的皮脂腺,汗腺及多个乳晕腺(一般为5~10个),分泌旺盛,若输乳导管远端(即乳晕部)闭锁再加上局部皮肤的感染而致的引流物不能排出即可发展为本病。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乳房是由皮肤,乳腺腺体,支持结缔组织和起保护作用的脂肪组织所构成,乳房中央为乳头,有乳腺导管的开口,乳头表面的皮肤薄而细腻,周围的环形色素沉着区为乳晕,乳晕区有丰富的皮脂腺,汗腺及乳晕腺,但皮下组织较为贫乏,当乳晕腺等发生阻塞引致感染时,病灶内的细菌极易向周围扩散,侵袭附近的大乳管,使皮下病灶与乳管串通形成瘘管。
2.病理学:Zusks(1951)发现多数瘘管被覆有厚层鳞状上皮,Patey(1958)观察到瘘管均系炎性肉芽组织构成,并与乳晕下主导管相通,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恶性肿瘤无关,但也有作者报道一些现象如:绝大多数瘘管管壁由慢性炎性肉芽组织构成(包括结核性肉芽肿),仅个别病例被覆有分化良好的复层鳞状上皮,这与Patey等的观察基本相同,同时观察到病灶及周围组织,导管上皮,腺上皮,肌上皮细胞增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现增生的细胞的体积与胞浆比例增大,细胞数量与层次增多,核染色变深,细胞核由小圆形变为大圆形,杆状,核仁显著,其中导管上皮及肌上皮细胞反应明显,并有形成导管内乳头状瘤及管内癌的倾向,Rueden在研究乳腺导管内癌复习病理资料时,也认为癌是腺小叶及导管上皮增生转化而来,因此有作者认为:如果瘘管得不到及时治疗,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有恶变的可能。
症状
乳头内陷 |
脓肿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02%-0.0008%
易感人群
女性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乳管内乳头状瘤 |
治疗科室
外科 |
普外科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6个月
治愈率
75%-85%
常用药物
头孢氨苄胶囊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6000——15000元)
医学检查
血常规 |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 |
细菌学检验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
吉祥安坤丸 |
聚甲酚磺醛溶液 |
炎立消胶囊 |
左氧氟沙星片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头孢氨苄胶囊 |
连蒲双清片 |
蒲公英颗粒 |
乳块消胶囊 |
乳癖消胶囊 |
药物详细信息
康裕头孢氨苄胶囊(头孢氨苄胶囊) |
联邦左福康盐酸左氧氟沙星胶(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天强制药炎立消胶囊(炎立消胶囊) |
昆明中药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
安徽新世纪盐酸左氧氟沙星胶(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片) |
江西心诚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
四川大冢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蒙王吉祥安坤丸(吉祥安坤丸) |
成都国嘉联合连蒲双清片(连蒲双清片) |
吉林真元炎立消胶囊(炎立消胶囊) |
陕西君寿堂炎立消胶囊(炎立消胶囊) |
安康正大乳块消胶囊(乳块消胶囊) |
好护士乳癖消胶囊(乳癖消胶囊) |
康尼(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
媛葆宁聚甲酚磺醛溶液(聚甲酚磺醛溶液) |
宁新宝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
华润双鹤聚甲酚磺醛溶液(聚甲酚磺醛溶液) |
重庆希尔安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
爱宝疗(聚甲酚磺醛溶液) |
东新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
江西南大博仕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
北京永定蒲公英颗粒(蒲公英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