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脊髓缺血性疾病
描述
脊髓缺血性疾病多因心肌梗死、心搏骤停、主动脉破裂、主动脉造影、胸腔和脊柱手术等引起严重低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梅毒性动脉炎、肿瘤、蛛网膜粘连等引起,可分为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及脊髓梗死,因发生闭塞的动脉不同而出现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及中央动脉综合征。脊髓缺血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脊髓短暂缺血发作(TIA)表现为突然截瘫,持续数拾分钟或数小时而完全恢复。若脊髓数个节段完全梗塞时,则出现根痛、下肢瘫痪、所有感觉丧失和大小便障碍。脊髓缺血性疾病治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似,可以应用血管扩张剂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低血压者应予纠正血压,疼痛明显者可给与镇静止痛剂。
预防
1.瘫痪肢体应早期作被动运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防褥疮,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
2.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早期防治可导致脊髓缺血的疾病,如脊髓压迫症。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脊髓缺血可以发生在主动脉造影或主动脉瘤手术切除时对血供的干扰。有时可由于主动脉粥样硬化、脊髓血管畸形、微栓塞、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引起。其他如梅毒性脊髓动脉炎、腰椎管狭窄、脊髓创伤、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形成,全身疾病引起血压过低都可导致脊髓缺血。
(二)发病机制
脊髓缺血所引发一系列损伤性生化改变将导致细胞内钙聚集,氧自由基含量增高,从而损伤脊髓内神经元,造成不可逆的脊髓功能损害,国外学者在兔脊髓缺血模型研究中,发现受损神经元内有凋亡小体,提示凋亡促进神经细胞死亡。
症状
下肢肌肉瘫痪 |
脊髓缺血 |
感觉障碍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尿路感染 |
治疗科室
内科 |
神经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康复治疗 |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
10-30天
治愈率
40%
常用药物
盐酸乙哌立松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元)
医学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MRI) |
血管造影 |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
建议食物
饮食禁忌
建议饮食
建议药物
盐酸乙哌立松片 |
药物详细信息
卫材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
湖南亚大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
宜宇(盐酸乙哌立松片) |
卫材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
妙纳(盐酸乙哌立松片) |
贝格斯(盐酸乙哌立松片) |
卫材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乙哌立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