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

内科 消化内科 疾病百科

名称

轮状病毒性肠炎

描述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gastroenteritis)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又名秋季腹泻。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25亿婴幼儿腹泻,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
 

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的重点。
1、管理传染源:应早期发现患者及隔离患者,对密切接触者及疑诊患者实行严密的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做好患者粪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医院要严格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儿,应限制其进入日托或学校。
3、接种免疫: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可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喂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经牛轮状病毒免疫后的牦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体,用此种牛奶喂养婴儿也有保护作用。

病因

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入侵病毒量多,有助于病毒侵入,轮状病毒进入体内后通过两个途径引起腹泻:一是轮状病毒直接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损害,引发病理改变;二是轮状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了肠内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少量的病毒会被人体自身免疫掉,不会发病。
机体自身的生理性特征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机体肠上皮刷状缘的乳糖酶(为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多时,如在婴儿时期,则容易感染轮状病毒。随年龄增长,此酶量减少,易感性下降。
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有助于轮状病毒侵入,诱发疾病。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到达小肠后,通过其外壳蛋白Vp4(吸附蛋白)与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在上皮细胞质内增生并使其受到破坏,脱落,由于绒毛上皮细胞受到破坏,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导致乳糖向其他单糖转化受阻,乳糖在肠腔内积聚造成小肠及结肠腔内高渗透压,使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和呕吐,随后,来自隐窝底部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替代已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由于其细胞功能未成熟,仍处于高分泌,低吸收状态,结果导致肠液潴留,使腹泻时间延长,轮状病毒复制过程中合成的非结构蛋白NSP4,在轮状病毒致病过程中起肠毒素的作用,可引起细胞内Ca2 水平升高,促使小肠黏膜cAMP水平上升也参与腹泻的形成,如腹泻及呕吐严重,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的发生。
本病为可逆性病理改变,黏膜常保持完整性,主要受损部位在小肠,活检可见小肠绒毛缩短而钝,固有层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不规则,呈立方形,有空泡或坏死。

症状

腹部压痛
肠鸣
腹泻
腹痛
乏力
低热
恶心

医保范围

患病率

10%

易感人群

好发于婴幼儿

传染性

消化道传播

并发症

肠套叠
过敏性紫癜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科室

内科
消化内科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对症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

治疗周期

2-4周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复合乳酸菌胶囊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医学检查

便常规
粪细菌培养
粪便气味
补体结合试验
固相酶免疫测定技术

建议食物

鹿肉
鸡心
鸡肉
栗子(熟)

饮食禁忌

啤酒
白酒
鸡蛋
南瓜子仁

建议饮食

小米素羹
小米面蜂糕
小米面发糕
腊肉小米饭
小米烙饼
五丝白菜卷
香菇白菜羹
白菜粥

建议药物

小儿双解止泻颗粒
苍苓止泻口服液
小儿石蔻散
莪术油注射液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复合乳酸菌胶囊

药物详细信息

聚克(复合乳酸菌胶囊)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天方中药苍苓止泻口服液(苍苓止泻口服液)
莱恩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天瑞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吴中医药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惠丰药业小儿双解止泻颗粒(小儿双解止泻颗粒)
莱恩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小儿石蔻散(小儿石蔻散)
国瑞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华夏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五洲通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迪龙制药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迪龙制药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三联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三联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天瑞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
天瑞药业莪术油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