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肠气囊肿
描述
肠气囊肿(pneumatosiscystoidsintestinalis,PCI)又称为囊样肠积气,是胃肠道的黏膜下或浆膜下出现气性囊肿,它可累及从食管至直肠的全部或部分胃肠道,但临床主要发病在小肠和结肠,亦可发生于肠系膜、大网膜,肝胃韧带和其他部位。
预防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病因
(1)胃肠梗阻时,腔内压力升高,黏膜可有微细破损,气体得以进入黏膜的淋巴间隙而形成气囊肿;沈维才等报道国内一组46例PCI中36例(78%)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且30例合并幽门梗阻(65%),支持此说。
(2)阻塞性肺气肿等伴有剧烈的咳嗽的肺疾病,使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破裂,气体通过纵隔沿大血管周围的筋膜下行至腹膜,再沿肠系膜血管到达肠壁,已有人行动物模拟试验获得成功。
有学者认为气囊肿是淋巴管扩张,正常淋巴液中含有碱性碳酸盐,当其与肠腔内发酵的酸性产物接触时,即分解出二氧化碳,后者又被血中的氮气所取代,以致气囊肿内的氮气含量占70%以上,已知用精白米喂养的猪可发生肠气囊肿,以素食为主或幽门梗阻的患者较易发生本病,故发病可能与营养失调有关,亦有学者提出机械性理论不能解释空气在淋巴管内积蓄之过程,而营养缺乏理论不能说明空气在淋巴管内如何排出,因此认为机械性梗阻与营养不良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始能产生。
认为产气细菌进入肠壁的黏膜下层引起肠道气囊肿病,在豚鼠肠壁注入产气的革兰阴性杆菌发生肠气囊肿病,婴儿死于本病者,在其囊肿内可培养出此菌,吸氧治疗后气囊肿可消失,提示发病可能与产气的厌氧菌有关。
病变肠管可见散在或密集囊状,葡萄状隆起,表面略显苍白而透明囊性病变,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通常是软的多发黏膜下病变突入肠腔,针刺破囊泡可见囊泡塌陷,显微镜检见囊壁系薄层结缔组织,囊内表面覆有单层扁平或立方形上皮,并有多核巨细胞,囊肿周围组织充血,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并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巨细胞性肉芽肿形成。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大肠型好发部位在乙状结肠和脾曲附近,升结肠和横结肠有时也可见到,但直肠不发病,与三氯乙烯相关的肠气囊肿全部为大肠型,小肠型多与消化管狭窄有关,最多见于幽门梗阻。
症状
腹泻 |
里急后重 |
便血 |
吸收不良综合征 |
腹痛 |
便秘 |
腹膜炎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1%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肠套叠 |
治疗科室
内科 |
消化内科 |
治疗方式
病因治疗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
14-21天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医学检查
腹部平片 |
腹部CT |
肠镜 |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
内镜检查 |
建议食物
鸡蛋黄 |
鸡蛋 |
鸡肉 |
黑芝麻 |
饮食禁忌
鹿肉 |
啤酒 |
白酒 |
鸡肝 |
建议饮食
荔枝干大枣汤 |
荔枝粥 |
鸡肉蛋花汤 |
山药羊肉粥 |
芹菜牛肉粥 |
蘑菇冬瓜汤 |
素炒蘑菇 |
黑木耳大枣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