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

外科 疾病百科 骨外科

名称

骨样骨瘤

描述

骨样骨瘤于1935年由Jaffe首次报告,是一种良性成骨性疾患,骨样骨瘤系骨内病变。其发病率占骨肿瘤的2%~3%,多发生于长管状骨,约50%~60%发生在股骨和胫骨,少数发生在全身其他骨,肿瘤直径一般不超过1.5cm,接近2/3的病例以持续疼痛为主要症状,具有界限清晰的局灶性病灶,周围可有较大的骨反应区。服水杨酸制剂可止痛。本病是一具有特点的常见骨肿瘤。

预防

专业指导
本病目前病因不是很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临床上应注意本病有恶化的可能,虽然较少发生,对于一些患者具有典型的骨样骨瘤影像学所见外,若观察到骨皮质不连续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影,应考虑到骨样骨瘤恶性变的可能性。
另外还需注意,本病较容易误诊,多数患者在对症治疗症状减轻后不能即时复诊,以及自行在家服药,使疾病反复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更容易造成误诊,因此,对疑似病人应详细地询问病史,认真地观察X线检查的结果,有利于更好地做出诊断,从而给予正确的治疗。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因未完全肯定,但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原发性良性肿瘤,依据是:
①生长缓慢;
②骨样组织代替了正常组织;
③周围的骨组织毫无例外地呈现结构均匀的硬化;
④大小固定,上述论据被较广泛地公认。
另有学者认为是炎症,而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还有的认为是血管来源或与动静脉发育异常有关,或为代偿过程。
(二)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 在完整的标本中,肿瘤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直径一般在1cm左右,很少超过2cm,周围组织发生反应性硬化,肿瘤位于其中心,肿瘤的色泽和坚度,随其构成成分而异,当骨样组织占优势时,核心呈棕红色,间或夹杂有黄色或白色斑点,质地为颗粒状或沙砾状,X线检查为一透明区,当核心为密集的骨小梁构成时,则呈红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X线为一密度增深区,肿瘤与周围骨组织有一狭窄的,环状的充血带分隔,周围骨组织一般有反应性骨质硬化现象,尤其是肿瘤发生于骨皮质者最明显。
2.显微镜检查 骨样骨瘤巢穴中可有不同成熟阶段的骨质,并有丰富的血管结缔组织基质,有不同比例的骨样组织及新生骨小梁,当核心在肉眼检查外表致密而坚实时,镜下则表现为紧密排列的不典型的新生骨小梁,小梁间有扩大的血窦,新形成的骨小梁每有骨母细胞覆衬,并常有少数破骨细胞。

症状

钝痛
骶骨囊肿
脊柱侧弯
骨痛
持续性疼痛
软组织肿胀
肌肉萎缩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3%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斜颈

治疗科室

外科
骨外科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

3-6个月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0——80000元)

医学检查

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骨与关节MRI检查

建议食物

乌龟
鸡肝
南瓜子仁
栗子(熟)

饮食禁忌

啤酒
红葡萄酒
白酒
腐竹

建议饮食

红焖螃蟹
清汤螃蟹蛋
杞子炖羊脑
淮杞煲羊脑
黑豆牡蛎粥
牡蛎肉末粥
乌龟肉煲猪肚
乌龟茯苓汤

建议药物

药物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