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新生儿头颅血肿
描述
头颅血肿,往往在出生后就发现,也可能生后数天方始明显。多见于头颅顶部,血肿边缘清楚,周界不超过骨缝,局部头皮正常,波动感明显。由于胎儿被迅速逼出产道时,胎头突然由高压下释放,使头颅骨膜下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血液积聚在局部形成血肿。此外,胎头负压吸引产有时可发生头颅血肿。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三四星期后可自行吸收与消散,但应注意头皮清洁,切忌挤压和揉摩,如发现血肿逐渐增大,局部应加压包扎,并加用维生素K、C等止血药。
预防
1.做好围生期检查:产前明确诊断,防止难产和手术产。
2.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为产时胎儿头颅在产道受压,牵拉,器械助产等所致。
1.头盆不称或胎位不正:在分娩过程中,头盆不称,胎位不正,胎头抵达骨盆壁时头部受产道的骨性突起部位(如骶骨岬,耻骨联合)的压迫。
2.器械助产:产钳助产牵引而受伤。
3.易发因素:胎儿本身体质所引起,如血液中凝血酶原的低下,凝血功能较差,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等。
(二)发病机制
机体的出血止血是矛盾的统一,是极复杂的过程,包括血管的破裂和修复,血小板及凝血物质的作用。
新生儿生后1周内,处在新生儿生理性凝血因子缺乏和下降时期,因第Ⅱ,Ⅶ,Ⅸ,Ⅹ等因子较低,肝脏贮存维生素K较少,合成凝血因子也较少,新生儿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血管壁脆弱,足月新生儿毛细血管通透性2倍于成人,早产儿则6倍于成人,Cast1e等的资料807例新生儿血小板的测定中,22%有血小板降低,出生后最低点是第4天,在第10天恢复和年长儿一样,主要是血小板的破坏增加,是新生儿容易出血的内在因素,在有任何引起窒息的因素存在如缺氧或产伤等外因条件下,则更增加血小板的破坏,导致新生儿出血。
症状
循环衰竭 |
低血容量休克 |
面色苍白 |
头颅向上生长呈塔形 |
新生儿少吃 |
头盆不称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5%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新生儿失血性贫血 |
休克 |
分流性高胆红素血症综合征 |
治疗科室
儿科 |
小儿外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5月
治愈率
9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医学检查
尿常规 |
颅脑超声检查 |
颅脑CT检查 |
血常规 |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
颅脑MRI检查 |
头颅运动 |
CT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