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胃息肉
描述
胃息肉是指胃粘膜表面长出突起的乳头状肉,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因其它原因而手术时意外发现的。息肉这一名称不表示它的病因及组织学构造,只表示肉眼观察到的隆起物。
预防
为了防止胃息肉癌变,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干净,此外,要加强自我保健,把住吃喝这一关,尽量不给胃加重负担,只要人人都提高警惕,就可将胃癌拒之门外。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病因不明,胃息肉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凸入胃内的隆起病变。
(二)发病机制
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组织学上可见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增生的固有层腺体,上皮分化良好,核分裂象少见,固有层见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息肉伴有肠化生,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 系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组织学上主要由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成,上皮分化不成熟,核分裂象多见,可分为管状,绒毛状及混合型腺瘤,常伴有明显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息肉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无明显增生,肌纤维无分散现象,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Ⅲ度者恶变率更高。
症状
上腹不适 |
息肉 |
中上腹痛 |
腹泻 |
食欲不振 |
黑便 |
腹痛 |
涂锐 |
恶心 |
胃灼热 |
嗳气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幽门梗阻 |
治疗科室
外科 |
普外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康复治疗 |
治疗周期
3-6周
治愈率
9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上消化道X线钡餐 |
胃钡餐造影 |
内镜检查 |
胃镜 |
胃粘膜活检 |
建议食物
鹿肉 |
鸡蛋 |
鸭肉 |
腰果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咸鸭蛋 |
鸭掌 |
建议饮食
小米素羹 |
小米面蜂糕 |
小白菜馅包子 |
白菜包子 |
芝麻拌白菜丁 |
菠菜拌豆芽 |
绿豆芽拌粉皮 |
豆芽蛋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