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
描述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是由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临床表现不一,可以是隐性感染,或如流感样,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痛为主要表现。典型表现呈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脑膜脑炎,本病一般为自限性,预后良好。
预防
因为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患者没有必要隔离处理,与本病毒有关的实验室及动物室应注意防范,以免引起实验室暴发流行。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属于RNA病毒,1934年虫媒病毒性脑炎流行期间,1例曾被诊断为St.Louis脑炎的患者死亡后,从中枢神经系统采集到的标本接种到猴子,经连续传代后分离出这种病毒,1年之后,在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也发现这种病毒,它对人类的病因学作用的地位,很快就得到确定,目前,它在病毒分类学上属于沙拉病毒属(Arenavirus)。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大小为40~60nm,本病毒十分不稳定,在乙醚,pH7以下均易被破坏,56℃ 1h可被杀灭,在室温下,病毒在脑组织混悬液中也不稳定,但在50%甘油,-70℃可长期保存,本病毒在鸡胚或鼠胚成纤维细胞组织培养中能够生长,实验室感染除鼠外,也可用豚鼠,狗与猴子。
人类感染本病毒之后,不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都能产生血循环抗体,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方法,能检出人类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抗体,临床症状出现后1~6天就可检出抗体,随后在数月至数年内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补体结合抗体在2~3周内出现,维持数月;中和抗体则在约2个月内产生,持续多年。
(二)发病机制
本病罕见致死病例,故很少有病理学改变的报告,主要发现是脑肿胀,蜘蛛膜增厚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出血,坏死,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局灶性炎症性淋巴小结等,但亦曾有过非典型的死亡病例,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现病理改变,病变只见于肺,肝,肾与肾上腺等脏器。
症状
恶心与呕吐 |
淋巴结肿大 |
背痛 |
肌肉酸痛 |
咽痛 |
嗜睡 |
腹泻 |
谵妄 |
脑膜刺激征 |
脑膜炎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01%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流产 |
治疗科室
内科 |
神经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10-30天
治愈率
6%
常用药物
氨苄西林胶囊 |
安宫牛黄丸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医学检查
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 |
异形淋巴细胞 |
建议食物
鸡内金 |
芝麻 |
南瓜子仁 |
葵花子仁 |
饮食禁忌
田螺 |
淡菜(鲜) |
猪脑 |
猪肚 |
建议饮食
海带粳米粥 |
海带果菜汁 |
芹菜牛肉粥 |
菠菜芹菜粥 |
黄瓜拌绿豆芽 |
绿豆芽拌豆腐 |
木瓜胡萝卜玉米粥 |
木瓜鲜奶饮 |
建议药物
氨苄西林胶囊 |
安宫牛黄丸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利福平胶囊 |
氟康唑胶囊 |
巴氯芬片 |
甲磺酸培氟沙星片 |
药物详细信息
联邦安必仙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安必君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江西药都樟树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三维康(氟康唑胶囊) |
宜昌人福甲磺酸培氟沙星片(甲磺酸培氟沙星片) |
郝智(巴氯芬片) |
乐家老铺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九芝堂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哈药总厂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三叶安比先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太极集团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丰鹿牌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罗氏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
海南三叶美好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大扶康(氟康唑胶囊) |
达仁堂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成都东洋百信氨苄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 |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 |
康青利福平胶囊(利福平胶囊) |
信谊利福平胶囊(利福平胶囊) |
上海信谊利福平胶囊(利福平胶囊) |
成都锦华利福平胶囊(利福平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