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血清病
描述
血清病(serumsickness)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迸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目前免疫血清的临床应用已减少,仅限于防治白喉,破伤风、某些毒蛇咬伤后,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抑制治疗,相反的,由于药物致敏已成为当今最常见的血清病病因。
预防
严重掌握药品和血清免疫制品的使用指征,尽量少采取静脉给药的途径,如必须应用异种血清制品时,应先仔细询问有无过敏病史及既往血清应用史,然后必须作皮肤敏感试验,方法如下:
①先以未稀释的血清一滴,置于前臂屈侧,再以消毒针尖在血清滴内作划良数条(以不出血为度)。
②观察半小时如无反应,再以1∶10稀释的血清0.1ml作皮内试验。
③再观察20分钟,注射处未出现直径超过1cm的红斑或硬结者,或周围亦无伪足样丘疹者属阳性,此时方可把血清注入肌内。
若皮肤试验为阳性,则应尽量不用,必须应用血清者,可依下法脱敏:
①先口服抗组胺药物25~50mg。
②半小时后以稀释20倍的血清0.1ml皮下注射。
③待20分钟后再以稀释10倍的血清0.1ml皮下注射。
④20分钟后如仍无反蛞圆幌∈偷难??.1ml皮下注射。
⑤再观察15分钟,确认无反应后即依次每15分钟皮下注射0.2ml,0.5ml0,1.0ml和2.0ml,最后以剩余量皮下或肌肉注射。
在脱敏及注射血清时,必须准备好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诱发过敏的敏性休克,在脱敏过程中,随时可酌情应用0.1%肾上腺素0.1~0.3ml皮下注射,以对抗可能发生的反应,脱敏完成一次注入余量后,仍应严密观察1~3小时,以防迟发反应的出现。
病因
血清病是一种典型的Ⅲ型变态反应,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种血清各抗原成分或作为半抗原的某些药物与体内蛋白结合形成的抗原性复合蛋白,均可产生抗体,当形成的抗体量略少于体内尚消失的抗原时,可形成沉积于血管壁上的免疫复合物,继而激活补体系统,生成血管性物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造成局部充血与水肿,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溶酶体内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组织的炎症与损伤,构成血清病免疫复合物的抗体球蛋白主要是IgG,但如IgE较多,则发病时血清通透性的增加更加明显,而且可有喉头水肿,低血压甚至过敏性休克表现,凡抗原刺激下较易产生IgG与IgE这两类抗体者,也较易发生血清病。
目前临床上引起血清病的血清制剂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各种蛇毒抗毒素以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等;引起血清病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水杨酸盐,保太松,苯妥英钠,以及右旋糖酐等巨分子药物。
症状
淋巴结肿大 |
发烧 |
风团 |
腹痛 |
恶心 |
喉头水肿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5%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多发性神经炎 |
治疗科室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个月
治愈率
60%
常用药物
红霉素肠溶片 |
琥乙红霉素颗粒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医学检查
血清补体C3 |
血清总补体 |
白细胞计数(WBC) |
血常规 |
免疫学检测 |
建议食物
鸡蛋 |
鸭肝 |
葵花子仁 |
白果(干)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鸡心 |
鹅肉 |
建议饮食
红豆花生红枣粥 |
枣莲三宝粥 |
羊腩萝卜丝粥 |
小麦粥 |
荞麦粥 |
杂粮粥 |
蔬菜杂烩粥 |
萝卜豆腐汤 |
建议药物
琥乙红霉素胶囊 |
琥乙红霉素片 |
红霉素肠溶片 |
琥乙红霉素颗粒 |
药物详细信息
康美药业红霉素肠溶片(红霉素肠溶片) |
旺龙药业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白云山医药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国瑞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东信药业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北京曙光药业红霉素肠溶片(红霉素肠溶片) |
迪瑞制药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东信药业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利君制药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北京中新制药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恒益药业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利君沙(琥乙红霉素颗粒) |
广东宏远药业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西安必康制药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浙江京新药业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台城制药红霉素肠溶片(红霉素肠溶片) |
汇仁药业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北京曙光药业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东泰商丘药业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中和制药琥乙红霉素颗粒(琥乙红霉素颗粒) |
震元制药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琥乙红霉素片(琥乙红霉素片) |
利君沙(琥乙红霉素胶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