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外科 普外科 疾病百科

名称

白线疝

描述

经腹白线突出的疝称为白线疝,也名腹上疝。腹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于腹正中线相互交织而成。脐上白线较宽,脐下白线狭而坚固。因此白线疝好发于脐上,多系腹白线发育欠佳或有孔隙所致。腹上部白线深面的镰状韧带,肝圆韧带及其周围的脂肪组织,首先从白线缺损处(疝环)突出,无腹膜突出,故无疝囊,无内脏脱出,仅有腹膜外脂肪由疝环突出。

预防

日常预防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创伤、妊娠、肥胖、大量腹水等均可成为白线疝发生的诱因。当膈肌和上腹部发生不协调的、强有力的同时收缩,如剧烈咳嗽或屏气时,由于向上牵拉膈肌和向侧面牵拉腱状交叉产生的力量在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最大,故此处为白线疝最常见发生的部位。

病因

腹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先天性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腹股沟(黑塞尔巴赫)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现象,如精索或子宫园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区,也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后天获得性原因有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手术切断腹壁神经,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致坚实的筋膜组织为疏松而有微孔的结缔组织层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
腹内压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原因很多,如慢性咳嗽(如吸烟者和老年人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包茎)、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

症状

上腹部疼痛
腹痛
腹部中线处肿块

医保范围

患病率

0.05%~0.10%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功能性呕吐

治疗科室

外科
普外科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

3周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医学检查

腹部MRI检查
腹部CT
腹部平片
血常规

建议食物

南瓜子仁
葵花子仁
白果(干)
绿豆

饮食禁忌

啤酒
白酒
鸡蛋清
鸡蛋

建议饮食

大蒜粥
葱蒜粥
大蒜银花茶

建议药物

药物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