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阿米巴肝脓肿
描述
阿米巴肝脓肿(amebicliverabsces)是由于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从肠道病变处经血流进入肝脏,使肝发生坏死而形成,实为阿米巴结肠炎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脏肿大压痛、血白细胞增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导致胸部并发症。回盲部和升结肠为阿米巴结肠炎的好发部位,该处原虫可随肠系膜上静脉回到肝右叶,加以肝右叶比左叶大,回血也多,因此,临床上看到的病人,脓肿90%多在右叶,而且多在顶部。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地方在南方,一般农村高于城市,其中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发病年龄在30~40岁。肠阿米巴病并发肝脓肿者占1.8%~20%,最高可达67%。
预防
只要严格粪便管理、讲究卫生、及时治疗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发生阿米巴肝炎,如治疗及时。也可预防阿米巴肝脓肿的形成。阿米巴肝脓肿如获得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饮用开水,生食蔬菜瓜果必须洗干净,并作适当消毒处理,如用食醋或高锰酸钾浸泡。加强身体锻炼,改善饮食结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已发现患有阿米巴痢疾的患者应尽早诊治,服用有抗虫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和盐酸吐根硷等,预防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生。中药鸦胆子和白头翁对急慢性阿米巴肠病也有防治效果。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溶组织内阿米巴有滋养体及包囊两期,滋养体以往将其分为小滋养体与大滋养体,前者寄生于肠腔中,称为肠腔共栖型滋养体,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可使其侵入肠壁,吞噬红细胞转变为后者,称为组织型滋养体,近年来,分子分类学研究证实,两类虫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具有明显的特异性,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其同工酶谱,膜抗原与毒力蛋白及编码基因存在的明显差异,正式将非致病性虫株命名为迪斯帕内阿米巴(Entamoeba dispar),而将致病性虫株仍称为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因此,认为存在肠腔的大部分滋养体为迪斯帕内阿米巴滋养体,为肠腔共栖生物,并不侵入肠壁,而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不论其大小,均具有侵袭性,随时可吞噬红细胞,故将这种吞噬红细胞或不吞噬红细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均称为滋养体,滋养体在患者新鲜黏液血便或肝脓肿穿刺液中,均活动活泼,5μm/s,以二分裂法增生,形态变化较大。
当其在有症状病人组织中,常含有摄入的红细胞,大小常在20~40μm,甚至50μm,但在肠腔非腹泻粪便中或有菌培养基中,则大小为10~30μm,不含红细胞,滋养体内,外质分界极为明显,借助单一定向的伪足运动,内质内有一个泡状核,呈球形,直径4~7μm,核膜边缘有单层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核周染色质粒(chromatin granule),核仁小(仅0.5μm),常居中,周围为纤细丝状结构,包囊是滋养体在肠腔内形成,但在肠腔以外的脏器或外界不能成囊,在肠腔内滋养体逐渐缩小,停止活动,变成近似球形的包囊前期,以后变成一核包囊,并进行二分裂增生,发育成为四个核的成熟包囊,直径为10~16μm,壁厚125~150nm,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形态,通过扫描电镜或透视电镜的观察,发现其细胞膜厚约10nm,外皮为一层绒毛状的糖萼(glycocalyx),胞质内含有无数糖原颗粒和螺旋状排列的核糖体,无典型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滋养体表膜上分布有许多丝状突起,有直径0.2~0.4μm圆形的孔,与微胞饮作用(micropinocytosis)有关,在伪足和微饮管口则无这类小孔,此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特征之一。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体外培养已从单种培养(xenic culture)进入单栖培养(monoxenic culture),现已发展到纯性培养(axenic cultivation)及近在软琼脂培养基中的克隆化培养,无生物培养的成功,提供了对阿米巴深入研究的条件,解决了纯抗原的制备问题,阿米巴肝脓肿发展缓慢,距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感染后有较长的隐匿期,暴饮暴食足以引起肠道炎症,易于使阿米巴感染变为活动;酗酒以及其他足以使人体抵抗力降低等情况,都可为肝脓肿发生的诱因,阿米巴原虫的再感染可以激发原已存在的感染而引起肝脓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也能诱发肝脓肿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结肠溃疡中阿米巴滋养体借其侵袭力进入门静脉系统,到达肝脏;但亦可通过肠壁直接侵入肝脏,或经淋巴系统到达肝内,大多数原虫抵达肝脏后即被消灭,仅少数可存活并在肝内进行繁殖,阿米巴滋养体在肝组织门静脉内因栓塞,溶组织及分裂作用,造成局部液化性坏死而形成脓肿,自原虫侵入至脓肿形成,平均需时1个月以上,脓肿所在部位深浅不定,以大的单个为多见,约80%位于肝右叶,尤以右叶顶部居多,因右叶接纳的血液,来自肠阿米巴主要病变的盲肠和升结肠之故,因原虫经门静脉血行扩散,故早期以多发性小脓肿较为常见,以后才互相融合而形成单个大脓肿,脓肿中央为一大片坏死区,其脓液为液化的肝组织,呈巧克力酱样,质黏稠或稀薄,有肝腥味,含有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脂肪,夏-雷晶体及残余组织,滋养体常聚集在脓腔壁,约1/3病例在脓液中可找到滋养体,但从未发现有包囊,脓肿可因不断扩大,逐渐浅表化,以至于向邻近体腔或脏器穿破,慢性脓肿可招致细菌继发感染,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及产碱杆菌等,细菌感染后,脓液失去其典型特征,呈黄色或黄绿色,有臭味,并有大量脓细胞,临床上可出现毒血症表现。
症状
发烧 |
肝转移 |
粪便脓血 |
低热消疲 |
乏力 |
低热 |
弛张热 |
肝部疼痛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3%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好发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心包炎 |
治疗科室
其他科室 |
康复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10-30天
治愈率
70%
常用药物
甲硝唑片 |
替硝唑片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医学检查
肠镜 |
粪细菌培养 |
阿米巴原虫抗原和抗体 |
建议食物
鹿肉 |
芝麻 |
南瓜子仁 |
葵花子仁 |
饮食禁忌
鸭血(白鸭) |
鸡肝 |
杏仁 |
白扁豆 |
建议饮食
阿胶糯米粥 |
桂圆栗子粥 |
百合桂圆羹 |
小白菜馅包子 |
白菜包子 |
大白菜饺 |
烟肉白菜粥 |
白菜肉末粥 |
建议药物
替硝唑胶囊 |
替硝唑片 |
奥硝唑片 |
甲硝唑片 |
奥硝唑胶囊 |
药物详细信息
飞云岭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丽珠制药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亨瑞达制药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环科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鲁抗赛特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西安万隆制药奥硝唑胶囊(奥硝唑胶囊) |
彼迪药业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潇然(奥硝唑片) |
傲宁(奥硝唑片) |
衡博来(奥硝唑片) |
太原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汉森制药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海力制药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津华晖星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东药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迪诺制药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沈阳一药替硝唑片(替硝唑片) |
黄河药业替硝唑胶囊(替硝唑胶囊) |
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亚宝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津华晖星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华中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
康美药业甲硝唑片(甲硝唑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