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
描述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
无症状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并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因此,它作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类型,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预防
1.一级预防
针对未患冠心病的人群,对冠心病易患因素进行干预,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这项工作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应着手冠心病预防工作的开展。
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父母,兄弟在55岁前患确定的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吸烟(现吸纸烟≥10支/d),高血压,糖尿病,HDL-C浓度经重复测定仍<0.9mmol/L(35mg/dl),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外周血管阻塞的既往史,重度肥胖(超重≥30%),在众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中,有的为不可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其他均为可改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饮食习惯,肥胖等,因此,为防止发生冠心病,应积极控制“可改变的因素”,控制体重,适量运动,戒烟,低脂低盐饮食是重要的保健措施,有效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是更为迫切的任务,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冠心病的发病率可显著降低。
2.二级预防
针对已患冠心病的人群,防止病情发展和猝死,对于未发生心肌梗死者,应积极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对于心肌梗死病人的二级预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工作;对冠心病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冠状动脉病变继续进展;药物或手术防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对有再梗或猝死高危险性者应尽量减少易患因素。
近年提出的冠心病一,二级防治工作中的“ABC方案”的含义可概括为:A——Aspirine(阿司匹林),意即在冠心病的防治工作中应采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部分临床工作者认为也含有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之意;B——Blocker(β受体阻滞药);C——Cholesterol,即降低胆固醇之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这些因素被称之为冠心病易患因素(也称之为危险因素):
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始于儿童,而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2.性别:男性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2∶1,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3.家族史: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
4.个体类型:A型性格者(争强好胜,竞争性强) 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精神过度紧张者也易患病,可能与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长期过高有关。
5.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且与吸烟量成正比,吸烟者血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增高,烟中尼古丁收缩血管,以致动脉壁缺氧而造成动脉损伤。
6.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冠心病病人中60%~70%患有高血压,动脉压增高时的切应力和侧壁压力改变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同时血压升高促使血浆脂质渗入血管内膜细胞,因此引起血小板聚积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7.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6.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2mmol/L)者较正常者(总胆固醇<5.2mmol/L)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其值降低者易患冠心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比<0.15,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预报指标,最近的研究发现,血清α-脂蛋白[Lp(α)]浓度升高(>0.3g/L)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8.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男性患者高3倍,且易发生心力衰竭,卒中和死亡,高血糖时,血中糖基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使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的降解代谢受抑制;同时高血糖也使血管内膜受损,加之糖尿病常伴脂质代谢异常,故糖尿病者易患冠心病。
9.肥胖和运动量过少:①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110),②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 2,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24者称肥胖症,肥胖虽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那么重要,但肥胖可通过促进这三项因素的发生发展而间接影响冠心病,运动能调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使已患冠心病患者其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运动量少易致肥胖,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治疗肥胖症的紧迫性和增加运动量的重要性。
10.其他:
(1)饮酒:长期大量饮高度白酒对心脏,血管,肝脏等脏器的功能有损伤作用,可招致酒精性心肌病,肝硬化,高血压的发生;而适量饮低度数的有色酒(例如葡萄酒)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因为饮酒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
(2)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3)饮食习惯:进食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易患冠心病,其他还有微量元素的摄入量的改变等。
(二)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一些有明显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不表现胸痛,而另一些有胸痛。
Maseri认为SMI的原因是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并有冠脉微血管功能失调,机体存在保护性疼痛警报系统,当心肌受到缺血损伤时,由于产生疼痛提醒病人本身停止促发缺血的活动,从而避免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和减少潜在的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当病人的警报系统功能完全或不完全缺陷时,冠心病病人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可完全无症状或部分无症状,其具体机制涉及到如下三个环节:
1.自主神经疾病损伤感觉末梢神经:如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心脏去神经等。
2.疼痛阀值增高:通过测定血浆和脑脊液中内啡肽,发现SMI病人在心肌缺血发作期,其血浆亮氨酸啡肽及β-内啡肽均较有疼痛者为高,提示其可产生大量内源性类物质(内啡肽),提高痛觉阀值。
3.缺血性损伤轻:轻度Ⅱ型SMI病人,其发作可能是因为其心肌缺血严重程度较轻,缺血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有些SMI病人在24h连续ECG描记中,较短时间的心肌缺血呈现为无症状;而较长时间的心肌缺血有心绞痛,但也有人发现ST段变化在有痛和无痛者无显著差别,因此,尚不清楚是以上3种可能性中那一点,还是3种可能性联合在SMI的发作中起主要作用,也可能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但其确切机制尚待阐明。
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此时冠状动脉出现内皮细胞轻度受损,血小板黏附,结缔组织增生,平滑肌细胞轻度增殖或移位,脂质沉积,冠状动脉管腔呈现轻度狭窄,心肌缺血。
症状
心肌梗死 |
心肌细胞的浊肿 |
冠状动脉痉挛 |
猝死 |
睡觉时心跳加快 |
心绞痛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猝死 |
治疗科室
内科 |
心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3-6月
治愈率
80%
常用药物
通脉颗粒 |
益脉康软胶囊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医学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
二维超声心动图 |
心肌灌注显像 |
心电图 |
建议食物
鸡蛋 |
鹌鹑蛋 |
腰果 |
莲子 |
饮食禁忌
螃蟹 |
蛤蜊 |
猪油(板油) |
猪肚 |
建议饮食
猪肚熬汤 |
猪肚粥 |
胡萝卜香瓜汁 |
胡萝卜拌豆芽 |
南瓜饺 |
建议药物
通脉片 |
通脉口服液 |
益脉康软胶囊 |
通脉颗粒 |
药物详细信息
百灵鸟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御大夫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辽宁金丹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甘肃金羚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葵花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大洋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四川升和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吉林恒金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北京亚东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颐圣益脉康软胶囊(益脉康软胶囊) |
河南兴源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岷海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万岁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益佰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兰州和盛堂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太极集团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石药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民泰药业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北京九龙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北京同仁堂科技通脉口服液(通脉口服液) |
修正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
四川通园通脉片(通脉片) |
吉林吉春通脉颗粒(通脉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