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描述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是由各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足、回流受阻所致的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凡全身血液循环动力异常、肠系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或局部疾病引起的肠壁缺血,均可引发本病。此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但以左半结肠较为常见。尤以结肠脾曲多见。这是由于每次结肠脾曲是由肠系膜上、下动脉末梢吻合部供血,对抗缺血的能力最弱,易于发生供血不足。
这类疾病随人口老龄化,已不少见。其中以发生于肠系膜动脉,特别肠系膜上动脉者多于肠系膜静脉。因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
预防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醋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均衡饮食,多吃蔬果,警惕“四高”食物。
持续运动不偷懒。英国研究发现,长期、持续的运动,能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甚至还能预防心肌梗死复发。很多心脑血管专家都是坚持锻炼的高手,比如胡大一教授坚持“日行万步”12年,在西藏阿里高原地区时也不间断。慢跑、快走等缓和的锻炼,适合大多数患者。
病因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心脏,如心肌梗塞后的壁栓,心瓣膜病、心房纤颤、心内膜炎等。也可来自主动脉壁上粥样斑块;栓塞可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出口处,更多见于远侧较窄处,常见部位在中结肠动脉出口以下。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大多在动脉硬化性阻塞或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常涉及整个肠系膜上动脉。也有较局限者。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腹腔感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血流淤滞、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和外伤或手术造成血管损伤等。
症状
腹部压痛 |
恶心与呕吐 |
腹泻 |
腹肌紧张 |
腹痛 |
结肠梗阻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4%-0.007%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腹痛 |
治疗科室
外科 |
普外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性治疗 |
治疗周期
2-4周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3000元)
医学检查
血常规 |
腹腔镜 |
腹部透视 |
腹部平片 |
腹腔穿刺 |
建议食物
鹿肉 |
鸭肝 |
鸡腿 |
鸡肉 |
饮食禁忌
鸭蛋 |
鸭血(白鸭) |
鸭肉 |
松子仁 |
建议饮食
清蒸茄子 |
猪肉炖茄子 |
木耳红枣粥 |
黑木耳芹菜粥 |
燕麦粳米粥 |
玉米粉燕麦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