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溃疡性结肠炎
描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简称溃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预防
减少过敏食物及损伤肠道药物的摄入,减少精神负担和精神创伤,避免感染疾病发生,保持较长的维持治疗,可减少复发。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溃疡性结肠炎确切病因还不明确,目前关于本病的病因学有以下几个学说。
感染因素(35%):
已经证明某些细菌和病毒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痢疾非常相似,某些病例粪便中培养出细菌,部分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似乎提示细菌性感染与本病有关,1973年Fakmer从6例溃疡性结肠炎中培养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1977年Cooper也从中毒性结肠扩张病人体内分离出巨细胞病毒,近年来的有些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副黏液病毒(麻疹病毒paramyxovirus),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Listeria moncytogenes)等也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发病有关,因此提出某些细菌或病毒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究竟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本病,感染性病原体是本病的原因还是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免疫学因素(28%):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自身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作者发现某些侵犯肠壁的病原体(如大肠杆菌等)与人体大肠上皮细胞存在着交叉抗原,当机体感染这些病原体以后,循环中的自身抗体不仅与肠壁内的病原体作用也同时杀伤了自身的上皮细胞,近年来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上皮内发现了一种40KD的抗原,可在激活机体产生抗结肠上皮抗体的同时也激活结肠上皮表面的补体及抗原抗体复合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免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并加重组织的炎症反应,有报告CD95(TNF类)所介导的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发现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症区域及其相邻的非炎症区域均发生了CD95-CD95L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推论其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蔓延的可能原因之一。
此外,近年来也有报告指出,机体循环中的抗体和T淋巴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上皮细胞内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相作用,产生了肠上皮的损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关T,B淋巴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血白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结果均提示本病与细胞免疫学方面的改变有关。
遗传因素(15%):
一些资料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种族差异表现在白种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黑种人,亚洲人的发病率最低,其中白种人的犹太人发病率比非犹太人高2~4倍,而在有色人种大约少50%,单卵双生双胞胎发病率比双卵双生者高,同时有作者报告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组织相关抗原HLA-DR2较正常人增多,日本学者近来报告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发现了与之有关的特异基因表现型P-ANCA(peinuclea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精神因素(15%):
精神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与精神障碍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有关,但有作者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在疾病发作时并没有明显的精神诱因,相反,因溃疡性结肠炎而行结肠切除术后,病人原有的精神上的病态如抑郁症,焦虑,紧张多疑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似乎说明精神因素不是引起本病的原因,更像是本病引起的后果。
(二)发病机制
1、病变部位 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在结直肠的任何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也可累及升结肠和结肠的其他部位,或累及整个结肠,少数全结肠受累并可侵及末端回肠,受累的肠管多限于距回盲瓣10cm以内的末端回肠,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外科1组78例溃疡性结肠炎资料中,累及全结肠者38例,占48.7%,直肠和乙状结肠32例(41%),回肠,盲肠及升结肠受累8例,占10.2%,单独侵及回肠者5例(6.4%)。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溃疡性结肠炎是以黏膜为主的炎症,其并发症较克罗恩病少,所以溃结因并发症手术切除的标本没有克罗恩病多,浆膜层一般完整,外观光滑,光泽,血管充血,肠管缩短,以远端结肠和直肠最明显,一般看不到纤维组织增生,肠管黏膜表面有颗粒感,质脆,广泛充血和出血,有多个浅表性溃疡,沿结肠带呈线状分布或呈斑块状分布,严重者可见黏膜大片剥脱,甚至暴露出肌层,黏膜病变呈连续性,从直肠或乙状结肠开始,常常远段重,近段轻,左半结肠重,右半结肠轻,黏膜表面还可见到许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炎性息肉,以结肠多见,直肠则较少见,有时可见到炎性息肉相互粘连而形成的黏膜桥。
(2)组织形态:黏膜和黏膜下层高度充血,水肿,炎性细胞弥漫性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初起炎症限于黏膜,在上皮和腺体受损后炎症可发展到黏膜下层,一般不累及肌层和浆膜层,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可导致隐窝炎和隐窝脓肿,上皮细胞增殖,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小溃疡多位于黏膜层,呈弥漫性分布,底部可达黏膜下层,极少累及全层,溃疡底仅见薄层肉芽组织。
肉眼观察经过修复达到完全缓解的病例,其结肠黏膜难与正常黏膜区别,但病理学检查仍有异常改变,表现为腺管不规则,且有分支,杯状细胞增多,细胞增大,潘氏细胞化生,因而,溃疡性结肠炎最主要的病理变化为:①弥漫性连续性黏膜炎症,②黏膜溃疡,③隐窝脓肿,④假性息肉,⑤特殊细胞变化,潘氏细胞增生,杯状细胞减少。
症状
衰弱 |
上腹不适 |
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 |
腹泻 |
腹痛 |
便秘 |
消瘦 |
恶心 |
消化不良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16%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直肠癌 |
治疗科室
内科 |
消化内科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康复治疗 |
对症治疗 |
手术治疗 |
治疗周期
2-4周
治愈率
57%
常用药物
硫唑嘌呤片 |
柳氮磺吡啶栓 |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医学检查
肠镜 |
直肠镜检查 |
血管造影 |
腹部平片 |
内镜检查 |
涂片 |
粪特里布累 |
无痛肠镜 |
粪隐血试验 |
粪中细胞 |
建议食物
鹿肉 |
鸡蛋 |
鸡心 |
栗子(熟) |
饮食禁忌
啤酒 |
白酒 |
南瓜子仁 |
花生仁(炸) |
建议饮食
百合粥 |
小米素羹 |
小米蛋奶粥 |
小米枣仁粥 |
桂花馒头 |
冬菇炒茼蒿 |
冬菇扒茼蒿 |
茼蒿水饺 |
建议药物
醋酸甲萘氢醌片 |
美沙拉秦栓 |
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 |
地塞米松片 |
胶体酒石酸铋胶囊 |
硫唑嘌呤片 |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
鞣酸苦参碱胶囊 |
柳氮磺吡啶栓 |
固肠止泻丸 |
醋酸地塞米松片 |
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 |
药物详细信息
嘉林药业硫唑嘌呤片(硫唑嘌呤片) |
同达药业柳氮磺吡啶栓(柳氮磺吡啶栓) |
科伦药业柳氮磺吡啶栓(柳氮磺吡啶栓) |
澜泰药业柳氮磺吡啶栓(柳氮磺吡啶栓) |
黑龙江济仁药业柳氮磺吡啶栓(柳氮磺吡啶栓) |
信谊硫唑嘌呤片(硫唑嘌呤片) |
陕西中医学院固肠止泻丸(固肠止泻丸) |
阿房宫药业固肠止泻丸(固肠止泻丸) |
百灵世禧制药鞣酸苦参碱胶囊(鞣酸苦参碱胶囊) |
艾迪莎(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 |
欧立制药醋酸甲萘氢醌片(醋酸甲萘氢醌片) |
信谊天平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
维柳芬(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
天津天药药业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 |
仙琚制药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 |
信谊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 |
天宏药业美沙拉秦栓(美沙拉秦栓) |
遂成药业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 |
华南药业地塞米松片(地塞米松片) |
维敏制药胶体酒石酸铋胶囊(胶体酒石酸铋胶囊) |
丹东宏业制药硫酸庆大霉素碳(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 |
瑞新药业醋酸甲萘氢醌片(醋酸甲萘氢醌片) |
亚宝四川制药柳氮磺吡啶栓(柳氮磺吡啶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