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儿淋巴样息肉
描述
淋巴样息肉(lymphoidpolyps),实际上不是息肉而是结肠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于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增生引起,可能为对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在末端回肠黏膜下集合淋巴结增大增多,X线下钡剂灌肠或内窥镜检查时,均可见类似息肉样变,因此常与真正息肉混淆。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4、应积极预防消化道各种感染性疾病。
5、提高4个月以内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
6、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7、正确处理儿童粪便。
8、使用充足的清洁水,粪便无害化处理。
9、应用安全卫生的方法制备家庭食品,尤其是合理卫生地添加辅食,加强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和监督。
病因
尚不明确,其淋巴结样增生,有人认为系对病毒,消炎药或感染的过敏性非特异性反应。
发病机制
淋巴样息肉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回肠末端和结肠远端,由于淋巴组织增生或淋巴细胞集聚,使肠黏膜突出成结节状,结节平均为1~5mm直径,在其中央突出处,由于溃疡可凹陷,故X线气钡双重灌肠造影显示均匀的,中央凹陷充满钡剂的龛影,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此点可与幼年息肉,多发性腺瘤样息肉鉴别,组织学检查证实肠黏膜是正常的,突出处是黏膜下淋巴结和增大的淋巴滤泡,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见到正常肠黏膜上有分布均匀的小突起,有的顶点有溃疡,没有蒂形成,由于溃疡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症状
便血 |
腹痛 |
息肉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2%-0.06%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贫血 |
治疗科室
儿科 |
儿科综合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康复治疗 |
治疗周期
3-8周
治愈率
75%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医学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便常规 |
内镜检查 |
气钡双对比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