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
描述
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是指由于外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硬膜下的出血,血液在蛛网膜和硬脑膜之间的腔隙内的蓄积,造成的颅脑损伤。根据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指头部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已形成包膜的血肿。绝大多数血肿来自于轻微的被忽略的头部外伤,小儿常因产伤引起,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双侧居多,出血多来源于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的破裂,出血压力低,血肿形成较慢,通常并不引起颅内压的快速增高。
预防
重视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难产;提高接生技术,防止新生儿颅脑损伤;看护好各年龄段小儿,防止脑外伤;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防止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症。
病因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包膜多在伤后7~10天开始形成,2~3周后完成,包膜靠近硬脑膜侧较厚而且血供丰富,粘连紧密;而靠近蛛网膜一侧囊壁较薄,与周围结构连接疏松,囊内的积血多已液化,大量变性的血红蛋白和胆红素使其呈“酱油色或咖啡色”,包膜内液化血液中蛋白成分较高使其呈高渗状态,能通过内侧纤薄的囊壁吸收低渗的脑脊液,使血肿不断增大,也有人认为是包膜新生的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导致白蛋白的渗漏造成的血肿腔内高渗状态,近来研究认为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不完全是因为血肿的压迫引起,大面积血肿包膜机化会造成残留的引流桥静脉牵拉和狭窄,进一步导致大脑半球的静脉回流减少,最终这些静脉的栓塞将会产生静脉回流性脑水肿,使神经受损症状加重。
症状
嗜睡 |
轻瘫 |
头颅增大 |
视网膜出血 |
定位体征 |
颅内压增高 |
头昏 |
前囟张力增高 |
眼底改变 |
医保范围
否
患病率
0.002%-0.0005%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并发症
癫痫 |
治疗科室
儿科 |
儿科综合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
支持治疗 |
治疗周期
4-8周
治愈率
70-80%
常用药物
治疗花费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20000元)
医学检查
尿常规 |
颅脑超声检查 |
颅脑CT检查 |
血常规 |
便常规 |
头颅平片 |
颅脑MRI检查 |
CT造影增强扫描 |
建议食物
鸡蛋 |
南瓜子仁 |
绿豆 |
黄豆粉 |
饮食禁忌
白砂糖 |
白酒 |
花生(炒) |
白扁豆 |
建议饮食
龙眼莲藕汤 |
莲藕炒肉片 |
玉米皮酥 |
玉米笋饺 |
玉米粥 |
白萝卜浓汤 |
溜炒白萝卜 |
丝瓜汤 |